天津南开一幼:家园共育赢百姓点赞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5-04-1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爸爸助教”和孩子们一起动手实践

    学前教育不仅要公平发展,而且要优质发展,追求有质量的公平才能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天津巿南开区第一幼儿园围绕深化学前教育改革,提高学前教育质量这个根本,抓住“家园共育合力”关键环节,锐意创新,重点突破,交出了一份令百姓点赞的答卷。

    天津巿南开一幼创建于1952年,是天津市首批示范性幼儿园之一,素以办园方向正、教师队伍强、保教质量优和社会声誉高著称。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南开一幼开拓进取,针对当前社会上多数幼儿园家园合力不强、教育实效不大的问题,把做强“家园共育合力”做为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突破口,启动了基于网络技术的“做强家园共育合力创建工程”,开展了“家园合力培养幼儿习惯”的研究,用优异的教育效果回应了人民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的期盼。园长宗颕这样表述。

    必然路径

    “家园合力是高效培养幼儿习惯、创办优质学前教育的必然路径,只有家长和幼儿园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培养幼儿良好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宗颕园长开门见山如是说。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家庭和学校教育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幼儿园、家庭是儿童发展中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微观环境,也是幼儿最早接触社会文化的环境,对幼儿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任何其他因素所不可比拟的。学前教育必须从儿童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中所经历的活动、承担的角色及建立的人际关系出发,协调相关群体的力量,充分发挥幼儿园和家庭双方的优势和作用,形成家园共育合力,有效促进幼儿快乐健康成长。因此,研究和探索强化家园共育合力的思路、途径和方法,是当前深化幼教改革的重要课题,是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必经之路。

    遵循规律

    从事幼教近30年的宗颕说:“做强家园共育合力的内涵是:充分开发、利用对幼儿最具影响力的两个教育资源——幼儿园和家庭,聚集幼儿教师和家长两支力量,优化家庭教育指导,加强家园沟通交流,在教育理念上达成共识,在教育方式上协调一致,在教育行为上互动互补,从而形成強大合力,最大程度地提高教育实效。家园共育是有规律可循的,要做强家园共育合力必须遵循四项规律和四项原则”。

    四项规律是:第一,教育理念一致是合力共育的重要基础。理念决定行为。家园双方首先必须对家园共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取得共识,确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在育人目标、教育要求与方法上达成一致。第二,理解、平等、信任是合力共育的基本前提。同心方能协力。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家长观,视家长为平等的教育者、合作的伙伴和有价值的教育资源。在有效沟通的基础上相互理解,平等互信,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第三,优化家庭教育指导,提升家长育儿能力是合力共育的核心任务。能力决定成效。只有认真落实《指南》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建议,提高科学育儿的能力和水平,才能高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全发展。第四,教师和家长好习惯、好示范是合力共育的关键。育人者必先自育。教师、家长以身作则,榜样示范对幼儿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四项原则是:一致性原则、示范性原则、一贯性原则、实践性原则。

    科学实施

    在做强家园共育,创办优质学前教育的实践中,南开一幼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

    ——着力落实《指南》,促成家园教育理念一致,从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入手,带领教师学习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不但自己要更新教育理念,还要引导家长了解、理解《指南》,引领家长把理念转化为行为,尊重儿童的天性和认知规律,成为幼儿园教育的参与者、研究者和评价者。

    ——创新家园沟通交流方式,增进平等互信合力共育,除了搞好家访、个别交流、小型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及亲子活动等传统活动外,还充分利用校信通、幼儿园网站、班级博客、微信平台等多种形式,加强沟通交流,增进理解互信,推进家园教育一致化。建立家园共育机制,发挥家委会、安委会、伙委会的作用,多形式、多渠道争取家长的支持和主动参与,增进彼此的理解和信任,使家园合力共育落到实处。

    ——创新家庭教育指导方式,提升家长科学育儿的能力和水平。在这方面,南开一幼的主要做法是:

    针对家长缺乏科学育儿理念和方法的问题,以案例解读《指南》的理念,引领家长科学地看待孩子的学习与发展。通过解读,家长获益匪浅。一位大班孩子的妈妈说:“我们平常更多关注的是孩子学了多少知识,忽略了孩子社会化能力的提高,其实这恰恰是对他们未来生活最有益的经验。现在,我也尝试着走进孩子心灵,‘倾听’孩子的心声,在‘倾听’中和孩子共同成长”。

    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学习特点及不同类型家长参与早期教育的优势,制定了各年龄段家长助教群体的侧重类别,启动了小班“祖辈助教团”、中班“爸爸助教团”和大班“妈妈助教团”。每次助教活动前,教师与家长共同切磋,针对幼儿生活经验、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选择活动内容和方式。家长反馈说:“参加助教活动,也让我们学到了许多东西,与孩子的共同话题更多了”。

    开发利用园外各类教育资源,挖掘其蕴含的隐性价值,举办了“与智障人士手拉手赠书”、“感受体验小学生一日生活”、“关爱儿童健康减少呼吸道感染健康咨询”、“地球日环保教育进课堂”、“大带小双赢共成长”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每次活动都由家委会有计划、有目的地邀请家长参与,让家长分享教育资源,提高科学育儿的能力和水平。

    针对家长们工作繁忙,很难让所有家长同一时间集中在一起开会研讨的现实问题,园里尝试举办“网络平台互动式家长会”,实现一个主题下专家、学者、教师和家长多方超越时空的实时互动,优化了家长学校的办学效果。

    以“微课程”指导家长科学育儿。随着《指南》的颁布,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而且期盼通过更便捷、更直观的方式获取教育方法。为此,南开一幼陆续制作了一系列微课程,发布在幼儿园网站上。教师还挖掘家长的潜力,让家长参与网络课程建设,将典型案例制作成“微电影”,以生动的形式帮助家长了解教师的教育意图,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学会使用教育技巧,提高科学育儿的能力。家长称赞说:“网络微课程使我们的家庭教育更科学、更规范”、“这种便捷的学习方式省时、省力、效果好”。 

    百姓点赞

    南开一幼的改革实践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家长的称赞。现在,教师和家长身上都发生了很多变化,这些变化最终落实在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上,落实在园所的科学发展上。

    小一班郝奕晽的妈妈说出了家长们的共同心声:“在关键的幼儿可塑期,老师们精心设计,让孩子独立进园,自己把书包放进橱柜里,学会自己叠衣服,自己如厕、洗手,穿脱衣等,这不仅锻炼了孩子自立能力,也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培养了孩子的健康人格。

    许多主题游戏的设计则培养了孩子们的集体观念、合作精神、进取意识。以大带小活动传递了助人为乐的精神和学习的乐趣。安全教育如防火、防震等使孩子学会了自我保护。另外,班级开通了博客,跟帖者众,孩子的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姑姑姨们都成了热心的“粉丝”。幼儿园还聘请家长助教,借阅图书、做游戏、讲故事、教生活本领,既扩大了孩子的视野,丰富了生活内容,也让家长真实看到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体验了老师的辛勤。

    看看博客中的图片,你会惊奇地发现孩子们生活的环境如同四季风景不断变幻,斑斓多彩。天花板上挂的,墙壁上粘贴的,橱柜里装的,角落里设置的,全都是孩子们爱看、爱玩儿、爱听、爱动的,与年龄、兴趣、爱好协调,与健康成长同步,与愉悦精神呼应。图书角、娃娃家、小伙房……从思维、动手、启智等诸多方面开启孩子们的智慧天窗,丰富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寓教于乐,潜移默化,老师们倾爱之心血浇灌着祖国未来之花。孩子家长们点赞说:“生活在南开一幼的孩子是幸福的,孩子放在这家长是一百个放心的。我们为南开一幼的领导和全体老师点个赞!”(王达夫)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