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的三个主题词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5-04-1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第一个主题词是习惯。幼儿镌刻在身体中的记忆,有可能会带一辈子。比如人的秩序感,幼儿园教孩子先后领水果、排队洗手、见人要有礼貌,所有这一切,我们长大以后,是怎样粗暴而凌乱地被丢弃了。

    为什么人们之间有戾气、互相吵架攻击呢?是因为已经失去了人和人之间的礼貌。我们看一看,当成人挤在一个去高层的电梯里,人和人之间是多么紧张啊!每个人都拼命地缩在角落里,彼此冷漠不打招呼,空气尴尬得有一个火星儿就能炸起来。但是,只要这里进来一个孩子,一切都缓解了。孩子愿意跟所有大人说话,大人也愿意跟孩子说话。其实,这种秩序感,这种人际的习惯,是从幼儿园开始造就的。

    作为一个家长,我想跟大朋友们呼吁,无论是做父母的,还是做爷爷、奶奶的,千万要让家成为一个巩固和延续习惯的地方,而不是颠覆习惯的地方。

    第二个主题词是相信。这么小的孩子,如果说信念、价值观,都太远了。但我想说,相信是一种力量。幼儿园是一个给人相信的地方,就像小孩儿都相信有圣诞老人给他礼物,都相信童话里的小花、小草有生命,都相信小猫、小狗是他的朋友,他们的世界里充满相信。

    我们现在的成人世界里,都在讨论朋友可信吗,我们的这种私人关系真的都是交情吗?其实,孩子长大能不能成为一个有信誉的人,习惯是从幼儿园开始养成的。

    在北师大实验幼儿园,孩子有选择的权利,可以回家,也可以住校。我的孩子三四岁时,我就曾经有没法把她接回家的情况。我去接她,她说:“妈妈,我们班现在不是第一名,我们四个同学说好了,今天要住校,你回去吧。”

    小孩子是懂得一诺千金的,他会知道集体的责任比自己的利益重要,会知道和别人说好的事情不能破坏,这就是相信。所以,小孩子对人性的那种信和对自己的那种信,让他们在长大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太阳。

    但是,小太阳终归要来到这个充满雾霾的世界,太阳能够透过雾霾仍然发光吗?那要看看我们能不能让每一个太阳仍然是太阳,而不是在雾霾世界中变成陨石。所以,幼儿园是培养相信的地方,这种相信会渐渐变成一种公民的信念。

    第三个主题词是想象力与自由。叠飞机的小孩子可能都相信他们的飞机能飞入蓝天白云,小孩子的想象力是无垠的。我女儿两岁多和我坐飞机时就说:“妈妈,我要到飞机外面去,用云彩堆雪人。”我说,云彩怎么堆雪人啊。她说:“嘿,你不知道,云彩掉在地上变成了雪,咱们就能用雪堆雪人了,但是它在天上是可以直接堆雪人的。”

    女儿现在十岁了,跟我说的很多话常常是:“妈妈,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她已经是一个有逻辑的学生了。有时候,我看见她的进步也会惆怅,因为她现在更多地相信知识,想象力已经在逻辑结构之中了。

    但我仍然很感激幼儿园给她的那种超乎逻辑的想象力。所以,我也想对家长们说,幼儿园是给孩子非标准答案的地方,是让他们用想象力知道世界上一切皆有可能。

    我们越成长越会被逻辑和规则绑架,越来越觉得很多事情是不可能的。但是,幼儿园的孩子会告诉我们,人有天真,有相信。人一旦能够遇到一个最好的自己,那就是最大的可能性。从幼儿园带走的这一切,是一个百年老园给孩子们的承诺。

    (此文据于丹在北师大实验幼儿园百年庆典上的发言整理而成)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