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莼堂的回忆

首页 > 美文 > 情感美文/2019-01-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昨天上午,复旦同学会在徐家汇的港汇广场聚会。
  刚刚走进聚会大厅,一位富态的妇人迎面截住了我的去路,我一楞,马上听到了我的名字,随后就是:“不认识我了?”仔细一瞧,哇!毛芝华,我青少年时代的挚友,她也是我们的校友?
  毛芝华拉我到沙发上坐下。
  整整四十年,我们竟然又见面了,时光风云,人生坎坷,四十年后,我们作为校友欣然相遇,真是欣喜无比啊!
  
  斜桥地区的顺昌路上曾经留下了不少遐有名声的商铺。
  顺昌路505号是座别具特色的建筑物,硬质水泥壁墙,墙面当时还镶嵌了一层凹凸不平的卵石,晶晶闪光。二楼袈设了一个小巧玲珑的阳台,顶上还有一袈法式的顶棚,朝西向的阳台正好附伏在隔壁凸前的墙体里,避过了北方的风寒。这座三层的楼房可能是在原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建,掺和了主人的情趣和艺术追求,对比相邻居家的平庸外表,显然灿烂别致。从中也体现了住家的经济实力。
  这座楼房便是当年在南市遐有名声的专售南浔湖笔的笔庄,其庄名显赫地悬挂在店铺大堂的照壁上---毛莼堂。毛莼堂专营做工精良和声誉卓著的湖州善琏制笔。是上海滩唯一一家历经数十年传世三代的湖州善琏制笔的专营店。
这家商铺的南北两壁墙上,悬吊着八幅字体由小到大的条幅,显示了各号笔锋毕露的特点。条幅上都是江南名家的字画,各种字体、各种风格、各种流派,洋洋洒洒,十分豪脱。商铺中央是一个大方木桌,铺盖了一幅大白布,上面笔墨砚台搁置一端,桌中则是一张大宣纸,任凭顾客前来挥洒,试探笔质。另一端墙边安放了一张茶桌,可以坐下来品茗论笔,或者探讨书艺,甚至以茶交友。这种销售风格吸引了上海滩上不少的文人雅客,常常是临时添凳,来客满铺。
故而,当年毛莼堂其名名遐上海南市,记得那时还常常有香港来客幕名来此。因为那时的香港人其穿着就是特别的瞩目。
  毛莼堂还有一个大名胜,就是毛家的五个女儿
  毛家五个女儿,中间有一对双胞胎,都是相差二岁。她们的名胜就是与众不同的聪明伶俐,还有美丽可爱。特别是一个个貌若天仙的容颜魅力,加上穿着得体的袈势,也就是今天人们所称为的气质,在当地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人们提起毛莼堂,多半就是毛家五个女儿的代名词。
  小女儿是我同一届的,她姓名毛芝华,在向明中学读书,文革中在家陪伴父亲,她上面还有一个哥哥,是个哑疤。但是相貌堂堂,人非常聪明。文革前同母亲及姐姐们一起去了香港。这样,文革期间就是这个小女儿陪伴着父亲受到了抄家、陪伴父亲批斗,还经常顶替父亲扫弄堂。因为当年我的父亲也是所谓的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经常在里弄里批斗,因此我们成了莫逆之交。我多次在她的陪同下去向明中学打桥牌,认识了不少她的同学。六八年年末我们都去了崇明农场,我在一连,她在十二连,相距很远,却也经常走动,七0年初,农场一打三反运动,我曾经遭受不白之冤,她不避嫌疑经常来看望我,令我因此坚强不屈,磨练成长,我们一直是好朋友。四年后,她上调回市区,分配在上海铁路局工务段工作,离家很远,反过来倒是离崇明近了。我是在六年后上调回上海,那时毛莼堂已经不存在了,毛老板居住到香港大女儿家去了。这以后我同毛芝华同学就失去了联系。
  这座当年专售南浔湖笔的笔庄-毛莼堂。它那浓郁的书香味、醇厚的商家风情以及毛家五位丽质天资的女儿,却一直留在了我的记忆中。尽管现在她们也老了。
  毛芝华在七十年代末参加了我们这代人最后的高考,考上了复旦大学历史系,走读生。除了上课,她不大在校园里,尽管我们曾经有二年的时间在同一个校园里,却从来没有碰过头,也不知道彼此的情况。毕业后她被分配去了上海市档案馆。
  她高中时代的一位同学,曾经也是当年我的桥牌牌友,八十年代就去了国外,前些年我们有过商务上的来往,我还专门问了他毛芝华的情况,他竟然什么都不知道。去年年末,他们搞了一次高中同学会,这位纨绔公子总算来参加了。于是毛芝华知道了我还是她的大学校友!二个月后复旦校友会,她是专程提早来了,在大门口等了我好一会。这一天,我们聊了一天。
  终于,四十年没有来往的老朋友又见面了。我们约定,今年春节,二家聚会一次。
上一篇:儿时的朋友,永远的朋友!     下一篇:谈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