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随感

首页 > 美文 > 情感美文/2019-02-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一)

 

清明节回家乡扫墓,在家呆了两天,脑子里一直在想关于死的问题。请不要误会,不是我想不开不想活了,只是在思索着“死亡”这个命题。

其实说真的,这个问题还真不是现在的我该思考的问题,毕竟现在年纪轻轻,以后的日子还很长,想关于死的问题确实过早,而且显得很悲观和倾颓。

正如年轻的时候不应该太宿命论,不该对很多事都不在乎,看得很淡,好像看破红尘,洞悉尘世一样。毕竟对一个年轻人来说,以一个出世的心态入世,于己于人必定是没有什么好处的。

可是关于“死”这个问题仍旧在自己脑中挥之不去,可能是因为清明节本来就是一个与死亡有关的日子,一个祭奠死去了的人的节日吧。坟场肃穆的气氛使我扫墓拜祭时心情凝重,时不时看着那些模糊的碑文出神…

 

回家吃饭的时候,奶奶提起邻居程奶奶去世了的消息,我一脸的惊愕,看见她一脸的平静淡然,于是我故作镇定的问道:“什么时候的事啊?”

“一个多月以前,”奶奶接着说,“很正常地睡了一觉,第二天早上就没醒,还是他儿媳妇发现的…”

程奶奶是跟我奶奶是闲暇之余的玩伴之一,时常一起闲聊,打打老人牌,应该认识了有几十年了吧。可是奶奶在诉说时表情平静,没有一丝叹息和伤感,令我很是不解。

奶奶经常提到说,哪一天她死了,就把她和爷爷合葬在一起。奶奶身体每况愈下,可是依然平静地重复着几十年如一日的生活琐事,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对死亡恐惧和担忧。或许老人活到这把年纪已经能看透了生死,明晓死亡只是生命的一个必然的过程,随时准备着死亡的到来吧。

其实人们又何尝不知这些道理,可有多少人能真正坦然的面对生命中正常的死亡?

 

不管怎么说,死亡都是一种凝重的话题。曾经听过一种说法,人最大的恐惧之一,就是第一次清晰的意识到,自己也终有一死。我想,人没有一直都活在这种恐惧之中,可能只是一种对这种事实的暂时逃避吧。

 

 

(二)

 

其实清明节对于很多人来说,说得不客气一点就是去求祖宗办事的,每到清明节,祖宗坟头香火甚是旺盛。外国人在感到没有精神依托,感到自身罪恶的时候往往会想到信仰和教堂,祈求上帝、耶稣。总记得电视剧《越狱》里,迈克感到深深的负罪感时到教堂真诚忏悔的情景。中国人的精神依托往往来自于神佛和祖宗,在神佛那里求财求运求平安,在祖宗那里求保佑求庇护求心安,很少自我反省和忏悔。据说大多数贪官和奸商都很信佛,不知是不是此理。

 

三毛曾说,死人是最温柔的。她在书中提及到自己经常跑到墓地里看书,因为死人是温柔沉静的,能使她完全沉浸地看书而没有浮躁。由此说来,死人应该是喜静的,墓地应该是肃穆安静的,不知为何中国人在祭祖扫墓时喜欢大放烟花爆竹,搞得热热闹闹,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对祖宗有多孝敬,说穿了其实都是为了面子做给活人看的,真的挺扯的!我想,坟冢中的人肯定受不了突如其来的喧闹(请恕我冒昧的猜测)。

 

清明期间一条关于“墓地天价,北京人逝后安魂河北”的新闻占据各大媒体显眼位置。其实近几年,几乎每年的清明新闻媒体都会爆料出何处何地墓价超过房价,墓地每平米过万元诸如此类的新闻,然后网友依旧千篇一律地的跟帖叫苦道:“现在的人真是惨,活也活不起,买不起葬身之地,死都死不起!”

有些有钱人担心死后无处安葬,竟然为自己预定了“活人墓”,真是雷煞众人矣!

其实归根结底这就是一个人死后处理尸体的问题。大多数中国人的思想是入土为安,叶落归根,有钱的还讲究风光大葬,风水宝地。这对于寸土寸金的城市而言,死者有其葬还真是很有难度,于是城市墓价攀升也是必然的。

其实除了传统的土葬、火葬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方式,比如海葬、江葬,即把骨灰洒向大海、江水中,祭奠时临江临海祭拜即可。还有人推荐树葬,把骨灰葬在一棵树下,然后见证这棵树的成长,能很好的缅怀逝去的亲人

小说《狼图腾》中描写了一种蒙古少数民族的葬法:天葬。人死后,由亲人把尸体运到某一山顶,让野外的狼和乌鸦食用,狼和乌鸦把尸体吃得越干净,亲人就越安心,因为那代表死者的灵魂已被腾格里(指天)接受,罪责也已被饶恕,死者得以了安息。当然,这种葬法对于现在大多数国人来说肯定地接受不了的。

 而对于哲学家,当苏格拉底被问到死后怎么处理他的尸体的时候说:“我那时都死了,灵魂已飞走,尸体不再属于我了,随便你们怎么处理”。当然,这种思想境界一般的凡人不能至也!

 

 

上一篇:写在混沌的日子里     下一篇:紧跟生活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