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荫不比寻常时

首页 > 美文 > 情感美文/2019-02-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五月初,初夏的时光,我回到故乡。火车总是在夜里启程,黑夜里向西“咣当咣当”地行驶,天亮时到达。因为家,我爱上了这趟线上的火车,坐的最多的是1217和k786,无论往返,总是黑夜里踏上火车,离开一个是起点也是终点的地方,奔向另一个是终点也是起点的地方。
  
    故乡的五月,满目已是浓浓的绿荫,初夏的阳光中,洒着淡淡的荫凉。
  
    在家几日,总是清晨五点多,在一片鸟鸣中醒来。刚初夏,天才微微的亮。故乡的天永远都是辽阔高远的,像心中萦绕的思念一样,永远是淡淡的、浅浅的蓝色。母亲已经早早起床,在灶间忙活,院子里是哗哗洗菜的流水声,清晨里隔窗听着,特别的清澈。在家,我早上从来都没有比母亲早起过,每次早上醒来,母亲都已经起床了,等我起床,香喷喷的粥和菜已经摆在饭桌上。我心疼她,不止一次地劝她早上多睡会,她总是说,习惯了,乡村人都起得早,年纪大了,瞌睡也少了。
  
   乡间不比城市,没有车马喧嚣,没有成夜成夜的摇滚和KTV,属于乡村的,是宁静,是清新。每天早晨,醒来,总能听到特别欢快的鸟叫。或者,是你在梦中听到鸟儿的鸣叫,便寻找着醒来。无论怎么,都是一样的愉悦。这些鸟我基本叫不出名字,五月份的时候大概有布谷,有麻雀,斑鸠和喜鹊。天微亮的时候,它们就从枝梢的鸟巢中,几只鸟,或者一群,抖抖羽毛,飞聚到同一棵树上,用它们自己的语言交流着昨夜的美梦和今天的将要开始的劳作。鸟和人一样,怀着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憧憬,哺育幼儿,经营生命
  
   有鸟的地方就有树,鸟多,也是因为树多。每一个乡村都会有很多树,故乡也是。曾经有一位朋友写了一篇文章,叫《故乡的衣衫》,我记忆特别深,不但因为题目,还因为内容。他的比喻特别好,说:树是故乡的衣衫,一个村子可以没有山,没有水,但不可以没有树。这些故乡的细致之处被他发现了,我相信他必是一个对生活怀着美好憧憬的人。我家小院子的周围被父母亲种满了树,有近二十年了,长的很茂密高大。房子初建时,父亲在院子的西边种了一排白杨树,白杨树长的快,没两年就长的又高大又粗壮,枝干高高耸入云霄。夏天的时候,午后即可遮挡住火辣辣的艳阳,像母亲的胸膛一样,把一片清凉的浓荫朴散在院子里。有多少鸟在树上筑巢,孕育生命更不知道。只是,到了秋天,杨树的叶子慢慢凋落、逐渐稀疏的时候,那些在枝干间构筑的鸟巢一个个地显露出来。光秃秃的树枝间,大小错落的鸟巢,我认为那是自然最干净、简洁而又流动这着生命的图画。
  
    乡间的树少不了果木,后来,母亲又陆续种上了一棵桃树,一棵杏树,一棵核桃树,一棵樱桃树,剩余的还有不小的面积,全部种上了杜仲树。杜仲是一种中药材,既有经济效益,也是一种吉祥的寓意。我不太懂,但听父母如此说,心里便觉得和这种树亲近和喜爱了很多,从此再看杜仲树,多了一种美好的感觉。大概,在我的情感里,我一直希望它保佑我的父母健康平安吧。
 
   因为土质肥沃,院子周围的树长得很快。除了冬季院子四周是枯干凋零的枝丫之外,其他的三个季节,院子四周总是绿荫如云锦。初春,樱桃花,杏花,桃花都会次第开放,白色的像成团的雪,粉色的像人面,娇嫩逗人。春风日暖,慢慢的,七八十来天,花朵凋谢,绿色的嫩芽开始慢慢吐蕊,生长,其他的树,还有年月长久从地下蔓延匍匐出来的各种杂树藤子等等都开始吐出嫩嫩的芽尖。我也喜欢夏天的时候,浓密的树叶将房子紧密地包裹着,那时家里没有空调,夏天的时候特别热,尤其是午后,太阳毒的像烧沸的油锅。如果房子周围没有树,那么房子就完全赤裸裸地暴露在阳光下。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只要在乡间,每一所房子的周围都会有树的。我家的杨树长的特别高大,夏天的午后,会将斜射过来的太阳遮挡得严严实实,院子里是一片荫凉。母亲去邻居家串门,我是个喜欢安静的人,总喜欢搬一把椅子,坐在院子里看书。院子里铺的是红砖,因为年月久了,红色逐渐黯淡,上面长满了青苔,砖缝里有时会长出了野草什么的,午后到晚上的时光里,白杨树荫浓郁清凉,一把椅子,一杯茶,红砖,绿树,院子的鸡鸣,属于特别惬意的享受那种时光特别美好,好像你就坐在一个很安静的时光里,只一个人,只一辈子。
  
    自我在外漂泊以后,家变成了人生旅程中的一个注满思念的驿站,而曾经的绿荫时光都成了记忆,或者,更确切的说,成了我思念与牵挂的驿站里的一道日常风景。我可以去细细回味,还可以去观赏,去享受,但是永远回不了,因为谁的人生都是单程,此时的绿荫不是寻常时了。
  
上一篇:那些年,那些人     下一篇:半是忙碌,半是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