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e?college!

首页 > 美文 > 感人日记/2019-01-2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阴沉的周六,窝在寝室里找电影看。   这个《录取通知》在高考前是极端的唯心主义者,看了一阵觉得不吉利,今天坐在大学寝室的桌子前,我怀揣着一种莫名的心情去重新看它,也小小的审视下当下的自己。很多东西已经不知该用怎样的语言去描述,只是觉得内心积蓄太多想法,必须适时释放,以免有一日决堤。   很多年前,大概是在上小学的时候,对于大学,我想象的过于多,多到觉得大学遥远的不可触及。从小所有大人们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好好学习吗,将来像XXX哥哥姐姐那样上大学。”XXX的内容不断改变,但上大学这事从未成为被遗弃的话题。直到我自己成了XXX,看着那些小孩子们略带崇拜或不屑的眼神,常常觉得无所适从。   为什么要上大学呢?   我时常这么问自己,上高一时在那个暗无天日的13班的时候在问自己。   那时候每天都是不堪的,我的生活范围只有几个人,我甚至不敢去接触其他人。那些人常常令我无法理解到抓狂。我不断在向外人诉说着这个班级的混乱,我在数理化课堂上绝望,在政史地课上彷徨,看不到未来,看不到自己,只能看到排在末位的数学成绩,只能看到家人小心翼翼不敢询问的脸,我每天最想做的一件事情就是逃离,无论哪里。那时候我学习阿Q,用一切我能做到的去做精神胜利法。终于我从其中抽离开来,世界开始有些改观。离开太多我不喜欢甚至无法接受的人和环境,我觉得如释重负。然后我名正言顺的去读文科。不再认识任何一个物理化学符号,我每天陷在文字和字母当中。数学却没能饶了我。于是我又时常陷入自我矛盾,到底是该放弃还是该坚持。放弃意味着我在此之前的所有一切都毫无意义,坚持则意味着我将面对并且必须面对永远不会及格的数学卷纸。好在我还是坚持了,我在数学课上痛苦的坐直身体,我在考试后笑着去接受那些考了100多仍然说没考好的人们的抱怨,我拼命的做着英语,文综,我知道我该上大学,除此之外我一无所知。   上高三的日子是我最充实的一段日子,我知道每天我都该做点什么,该在什么时间做英语,该在什么时间问数学题,身边的人拥护我,我乐于成为谈天说地时的焦点,并给我的朋友们带来欢乐。这样的日子每天都很快乐。是真正意义上的,按我计划进行的日子。   可是我仍然担心,担心惨不忍睹的数学成绩会让大学拒之门外,每周我都问妈妈,如果我考不上大学该怎么办。每一次问的时候我都在心里告诉自己那是不可能的,但是我还是在问,也许有时候并非自己不能承受,只是怕爱自己的人无法承受。   临近高考的时候成绩突飞猛进,数学临近及格的时候偶尔会相信天道酬勤。可是对于高考,对于上大学,依然是战战兢兢。一切就在那六月终止了,我也许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但我也绝非一个失败者。我用我 脆弱的数学成绩进入了一所还算不错的学校,并且被自己爱的专业录取。这无论如何都是件好事。可是这时候还是会问自己,为什么要上大学?也许真的没有那么崇高,单纯为了学习怎样的知识而再拿出生命中宝贵的四年。或许还有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给自己一个交代,给自己的12年一个交代,为了和别人一样,和所有同龄人走上相似的道路,不被剔除在正常范围之外。影片里巴特比和家人说没有一所大学愿意录取他时的表情,是我无数次噩梦的场景。它发生了太多次,以至于看到巴特比无奈的表情有一种想落泪的冲动。可是事实上是I am lucky,这样的场景并非在现实发生。于是各种复杂情感一涌心头。许多事情你想想,是庆幸,也后怕,不愿去设想结果,因为没那么强大。   走进大学之后慢慢的适应,适应和此前颠覆的生活,住寝室,并且是上铺;学会自由支配时间,金钱,并且是大把的时间,大把的金钱。一个人回学校,并且是坐晚点的慢车;面对许多无法表达的情感,并且自己也常常无法理解自己;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并且有时候恨虚伪的自己;每天在匆忙中度过,有时候终于能停下来想想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那时候才觉得人生是有意义的,不是虚度的。   我喜欢的传媒行业,我或许也真的喜欢记者和编辑,可是我用我的文字不能表达自己的情感,似乎做不到长久。还是想去经营,经营我喜欢的事业,和一群值得信赖的伙伴一起打拼。我认真的对待我想做的事情,就去做自己感兴趣的准备,尽管我知道有时我做的很肤浅,很自欺欺人,但我属实是在行动,也许收效甚微,但至少我为梦想负责过。梦想的价钱太昂贵,只能用青春支付。   我清楚这世间无处不在的交易,有时自己嘲笑自己过高的底线。可是成长的过程中你若没那么强就自然会为逾越而放低底线。我不想过早的放弃自己,所以宁愿开始时辛苦一点也要坚持一阵。我想我大概不是轻易妥协的人,前提是我不希望爱我的人觉得我受伤害。我只是为了自己过得更开心,不想那么累而已。他们懂得,我知道。   在大学里,我面对的诱惑并不多,更多的时候我把持得住自己,因为过去的时间里尽管没有经历太多,但我学会了怎样做一个成熟的人。可能太多的时候是自己太过急于证明自己不是那么的幼稚,反而做出啼笑皆非的事情。急功近利终究是不好的,我会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并且平稳的发展道路,朝着有光亮的方向,脚踏实地的走下去。   巴特比问南哈蒙理工的学生们你们想学什么。   我在看到这时怔住,我大概是想学的东西太多,我也不知道当下的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学习的东西常常影响我的价值观,它太令我动摇,要我用很大的力气才能使我坚定。好在我还能够坚持一阵,只要坚持到真正想要的东西到了,就足够了。   时常有些人不被大众接受,他们或许是疯子也或许是天才。而我什么都不是,我也许只是嘲笑疯子羡慕天才的普通人。可是每一个普通人都渴望像天才一样被这个社会认同他们的疯狂。在我没有十足的把握之前,我会控制好自己,因为我没必要哗众取宠,让自己难堪。   电影最后是happy ending,我被巴特比感动,却太过残忍的认识到那只是理想主义。主流和非主流,哈蒙和南哈蒙,一字之差,千里之遥,我不能这样骗自己,去相信难以置信的自由。   可是每一个dreamer都值得尊重,他们只是做自己该做的,不需要认同。狂人日记里的狂人最终去做官,老师说,他不是向封建统治低头,那他是什么呢?   大学是很好的一片土地,如果愿意就可以任意栽种,至于是否有收获,就看你的眼神是肥沃还是贫瘠。   最后推荐大家去看这个片子,尤其是在大学里,被大学疑问,被大学感叹的孩子们。  
上一篇:一甲子 一家子     下一篇:那就让故事从结局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