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鼓励给孩子扬起成长的风帆

教育叙事
首页 > 教师 > 教学一线/2008-03-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案例描述:
  第一节数学课下了,我抱着一叠刚改完的语文家庭作业走进教室,准备下一节语文课。
  “你的家庭作业是怎么做的,乱七八糟?”刚走进教室,就传来了数学老师严厉地责骂。随着目光的转移,焦点落在了郭叙汝的身上。
  “老师,郭叙汝昨天的家庭作业又没有做完,而且字写得乱七八糟。”还没等我开口问原由,我们班的学习委员就迫不及待地凑上来给我说明了情况,随即把郭叙汝的作业递到了我的手中。
  原本已有些生气的我,找出做得同样糟糕的语文作业,一同摆在他面前:“昨天晚上你都干什么去了?”
  “我在做作业。”郭叙汝低着头,好大半天才从喉咙里挤出这几个字。
  “做作业?这就是你做的作业?”我指了指讲台上的两个本子。
  郭叙汝抬头看了看我,又把头低了下去。
  见他这样,我把语气压了一些:“为什么你的作业完成得这么糟糕呢?”
  “我……我的婆婆…..没有看着我……做作业。”郭叙汝用小声得不能再小声的声音,吞吞吐吐地说。
  “今天我们学的实际运用就只有他不会!”一个同学抢着说。
  “他连买酱油都不知道该怎么买!”另一个同学接着说。随即就传了一阵窃笑声。
  “他从来都没有自己买过东西!”
  “你怎么知道?”
  “他自己说的呗!”
  ……学生们议论纷纷。郭叙汝已把头低得不能再低了。
  “你去把昨天的作业重做一次,放学之前交给我。”我不想再继续责骂他了。
  可是到了下午,我却又不得不把他留下来,守着他补完昨天的家庭作业……

  这就是我们班的郭叙汝,一个没有自主学习和生活能力,做作业又拖拉的学生。他怕苦怕累,学习上他从不愿独立思考,习惯性地从老师和同学口中得到答案,再将其收为己用。如果没有老师或者家人的陪伴他绝对不会自觉地去完成作业,或者马虎完成就完事儿了。生活中他从不愿独立去做事情,没有家人的陪同他什么都不愿去做。而且家长对于孩子能力方面的教育和培养根本不重视,也无意识去培养孩子,造成了他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由于家长的溺爱,这个学生的性格相当倔强,从不听婆婆爷爷的话,做事一意孤行。
  看到这种种事实,我真是又着急又心痛。都说“万事开头难”,可这孩子面临成长的第一步却失去了方向。而我,作为一名教师,决不会就这样放弃一个学生,我要帮助他改掉这些不良的习惯,明确学习的目的,让他自己振作起来。我开始关注这个孩子,从他的一言一行中我发现这个学生仍然追求进步,他渴望得到老师的夸奖;完成作业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希望在老师或者同学、家长的指导下完成;喜欢参加活动,但自信心不够;不爱和老师同学交流……在进一步的交流中,我还了解到他的家庭条件优越,父母都有辅导孩子的能力,但由于工作的原因他长期是和婆婆爷爷生活在一起,家庭比较溺爱孩子,过多注重孩子的健康,却忽视了身心的教育发展,教育过于保守,家长喜欢事事代劳。通过观察和分析,我认为要教育好孩子是可能的。所以,我首先与家长搭成共识,请他们理解支持配合老师的训练方法,形成家庭与学校要求一致,几乎每天与家长联系,对他的点滴进步加以肯定,对他做得不好的地方,请求家长配合,继续教育。研究并确立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三束阳光     下一篇:玩儿的就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