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银河》课堂实录及评析

北师大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一、交流谈话,激发兴趣
  师:老师在黑板上写两个字,如果你认识,就大声读出来。(板书:银河)
  师:(指着银河二字)你们知道关于银河的哪些知识?
  (评析: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亲近感。)
  生:银河上有许许多多的小星星,一闪一闪的特别漂亮。
  生:银河离我们特别远,还有很多星座:猎户座。
  生:北斗七星、牧羊座、
  生:仙后座
  ……
  (评析与反思:课前学生查阅、搜集了大量的资料,才懂得那么多天文知识。如果教师不进行持续性学习,势必会落在学生后面。现在看来,不光是教学方式的转变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可喜的是学生学习方式在促教学方式转变了。)
  师:你们想亲眼看一看银河是什么样的吗?老师满足你们的愿望。(播放关于“银河”的多媒体课件)
  师:看完银河,你们想说点什么?
  生:银河太美了,像仙境,我特别想马上到那里去玩耍。
  生:银河你真漂亮,我真想把你摘下来和我一起睡觉。
  生:我想对银河说:“你那里有没有小房子,有没有绿树和小草?
  (给学生播放一段关于银河的录像,目的是帮助他们对银河有初步的感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学生通过录像,会明白“银河”不是河。)
  师:(和学生交流、谈话)有一位小朋友看了美丽迷人的银河后,问了银河很多问题(板书:问),我们一起去看看。
  师:请同学们快快打开书66页。
  (评析与反思:这里渗透学习习惯的培养。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从一点一滴做起的,它对学生成长影响很大。良好的习惯从小培养)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师:听老师读课文,你们用手指着,认真听。
  生:我觉得您第二小节读的特别好。
  (师读完后学生自主,发自内心评价评价。教师读得确实很美)
  师:谢谢你夸我。
  生:我觉得您读得哪都好。
  (学情分析:目前学生从整体上感觉老师读得好,究竟哪读得好,还没有分辨清,朗读的评价标准在学生头脑中还没有建立起来。教师要在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会评价。)
  师:也谢谢你的夸奖,其实老师更希望你们也把课文读好。
  (评析:这里教师就是一个促进者的角色,在激励学生,你们要相信自己能学好。从后面课堂的实况看,学生朗读确实好。)
  师:要想把课文读好,得先和你的学习伙伴做好三件事:
  第一件事:自己认认真真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它。
  第二件事:摆字卡,过生字关。
  第三件事:互相读一读课文。
  师:看哪个小组完成的又快又好。开始。
  (学生兴趣浓厚,积极主动的与小伙伴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评析: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和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巩固识字、检查读文
  师:(教师深入到小组中巡视、指导)在你们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发现这个字音不准(出示“乘着飞船”的卡片,指着“乘”字)。
  师:谁会读,请当小老师教教大家?
  小老师:(走上讲台)当小老师教教大家。(具体情节略)
  (评析:这时学生非常关注,爱学。原因:同伴的榜样、力量是无穷的。)
  师:读下面的词句(电脑出示“夏日的夜空、长胡子的小虾、穿硬壳衣服的田螺、你什么时候向我们发出邀请、我们乘着飞船到你那里做客”的图片和短语)。
  生:邀请是什么意思?
  (学情分析:在实验班中,学生有问题,主动提,学生已有了这种意识,不明白自发提问。)
  生:我觉得邀请就是请小朋友到我家里去玩耍。
  生:家里做了好吃的,有礼貌的请好朋友来吃。
  (评析:学生以自己的亲身体验来解释词语意思,这是小孩子的特点)
  师:“邀请”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评析:指导学生感悟语言,学习语言,并且遵循着这样的原则: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学词,与认识事物有机结合;在词语中识字,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降低学生的识字难度。)
  生:(开展识字车游戏,巩固识字。游戏规则:从车头到车尾都由学生定谁识字,不能重复。)
  师:用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可以自己读,两个人读,小组分小节读。目的看一看学生是否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为学生深入学习打基础。)
  师:大家要注意听,看他们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生:(自己商量怎样读)学生读完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互评。(略)
  (评析:学生参与评价,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培养倾听习惯,为学生正确、流利、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奠定基础。评价中渗透着浓浓的人文关怀。)
  四、再读课文,读中品味。
  师:这篇课文中的小朋友向银河问了很多问题。那么你能不能帮他解答这些问题呢?
  生(全体):自读课文,独立思考。
  生:我来解答“为什么大家都叫你河”这个问题。银河上都是许多漂亮的小星星,它一闪一闪的,发着亮光,看上去就特别像河,其实他不是真的河。
  生:我和他的意思差不多,银河上有特别多闪着银光的小星星,所以就叫它银河。
  生:我来回答“你那里有没有长胡子的小虾和穿硬壳衣服的田螺?”因为那不是真正的河,那里不会有小虾和田螺。
  师:你们都知道银河中没有小虾,田螺,那为什么小朋友还要这么问呢。
  生:因为小朋友年龄太小了,他不知道那里有没有小虾、田螺。所以要问。
  生:我觉得这个小朋友他非常聪明,他肯定也知道银河上没有小虾、田螺,是因为他对银河产生特别大的兴趣,希望上面啥(方言)都有,所以才问的。
  (评析:帮助文中的小朋友解答关于银河方面的问题,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由于有课前搜集关于“银河”的知识、经验的积累,又有课堂中学生与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学生非常愿意参与,参与情绪高涨,效果很好。)
  生:我觉得这个小朋友他特别喜爱银河,看银河入了迷,所以它才产生了那多的问题,那么多想法。
  师:你还从哪可以看出小朋友特别喜爱银河呢?
  (评析:教师已发现孩子在交流的过程中,思维的深刻性,感情的真挚。只有让学生真正的品读才产生。此时教师指导者学生再读文,体会“喜爱”。)
  生:我从“你什么时候向我们发出邀请”看出来的。因为如果小朋友不喜欢银河的话,她就不会希望银河邀请他了。
  生:我还从“让我们乘着飞船到你那里做客”看出来的。因为如果小朋友不喜欢银河的话,她就不会乘着飞船想到银河那里去玩。
  (评析:这是学生自己体验、感悟出来的。因为老师相信学生能学会,把主动权交给了他们,所以才有这样的体会。)
  师:此时你们就乘着飞船飞向银河,想象一下会是什么样?
  生:(想象略)
  (评析:在理解的基础上,打开学生想象的闸门,激发学生固有的善于想象的能力。学生们兴趣盎然。)
  五、感情朗读,回归整体。
  师:银河这么美,你们这么喜爱?你能不能通过朗读,读出喜爱来!
  生:能!
  师:从课文4个小节中选出你最喜欢的小节多读几遍。
  (生全体美美的读了起来。)
  生:我喜欢第二小节,我给大家读读。(生读)
  生:你读出了问话的语气。声音再大点儿就更好了。
  (评析:此时学生的评价朗读,没用老师指导,自己听出来,感受出来的。真有了点儿不待老师教自能读书的味道。)
  师:是呀,长胡子的小虾,穿硬壳衣服的田螺多有意思,多可爱呀!听了你读,我更喜爱了。
  生:我喜欢第四小节,因为我特别想马上到银河那里去玩,去摸一摸那闪闪的星星。(生读)
  ……
  (评析:这一环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读,在读中体会;通过学生间用欣赏的眼光去听、去评,提高了学生参与读书的兴趣,同时培养了语感,使学生读得入境。)
  六、展开想象,发散思维。
  师:文中小朋友问了银河那么多问题,你们有问题问银河吗?
  生:我想问问银河,你那里有没有漂亮的小房子,有没有小汽车?
  ……
  (评析:爱问,是儿童的天性;向银河发问,激活学生头脑里潜藏的常识,更是学生喜好的。)
  师:你能向课文中的小朋友那样问问银河吗?
  生:银河银河,请你告诉我,你那里有没有可爱的数码宝贝,有没有大恐龙?
  生:银河银河请你告诉我,你那里有没有美丽的蝴蝶,有没有鲜花、小草和绿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