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中的随文练笔及反思小学语文-人教小学语文二年级课本

  山路说:

  昨天,他曾路过这里,

  帮老大爷把水挑到家里。

  他那甜甜的笑容

  留在老人的心里。

 

生:踏着青青的草地,

  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你在哪里?

  小草说:

  昨天,他曾路过这里,

  捡到地上的钱包

  想方设法还到主人手里。

  瞧,那表扬信上感人的字字句句,

  是失主对他的无限感激。

  ……

 

【随文练笔二】

 

师:现在,我们可以说:雷锋叔叔的足迹留在了小路上、小溪边、山路上、草地上……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会出现在哪里。

 

那么,我们身边有没有雷锋叔叔这样的人呢?

 

我永远忘不了去年“5.12”大地震后,同学们把平时舍不得花的零花钱都拿出来,捐献给汶川灾区。让灾区的人们能多几顶帐篷,多几间板房,让被悲痛包围的人们能得到更多的阳光,让心灵感受到爱的温暖。在这件事中,你们看到雷锋的影子了吗?

 

生:我们就是雷锋叔叔那样的人。

 

师:应该说,你们就是雷锋。刚才老师来教室的路上,看到一个小同学跑得太急摔倒了,旁边的同学马上都去扶她,还问候、安慰她。在这件事中,你们找到雷锋了吗?

 

接下来请你们说说雷锋还出现在哪儿?想好之后动笔写下来,注意要把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主要经过交代清楚啊!

 

1:有一次美术课我忘记了带彩纸,心里非常着急,同桌发现后,把自己的彩纸推过来,我们一起用。我很感激她。

 

师:那么,你找到雷锋了吗?

 

1:找到了。我同桌就是。

 

2:今天上午,数学课的时候,我的铅笔尖断了,我拿出削笔器准备削铅笔,同桌递给我一枝他的铅笔,小声地说:“下课再削,别耽误学习。”她真会替人着想。我觉得同桌就是雷锋。

 

(话刚说完,教室里响起一阵掌声。是送给发言者的,还是送给这位“雷锋”的?)

 

3:今天刚进校门时,我看到咱班的马小兵和雪莲扶起冬青丛边倒下的篱笆,还用砖块一下一下地捶呀敲呀,把篱笆重新插进土里。他们是不是雷锋呢?

 

师:他们像雷锋叔叔一样热爱集体,大家的事抢着干,当然是“活雷锋”了。

 

……

 

师:你们看,哪里有人遇到了困难,哪里就有热心人伸出援助的手;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就会出现在哪里。没有阳光照不到的地方,没有春风吹不到的角落,爱充满天地间!

 

【反思】本课时安排了两个随文练笔,设计的主要意图是实现以写助读。因为语文教育家潘新和说过:“在语文课堂里,阅读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提高言语表现素养、写作素养的手段与过程。……让他们把对文本的理解、感想说出来,或者写出来,这才能算是真正完成了阅读教学的一个完整过程。”胡适先生也说过:“手到才有所得。”用“写”的任务来驱动“读”,确实能使读写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教学片断来自于第二课时。以联想背诵激起学生的情感涟漪之后,安排一次仿写,根据对雷锋事迹的了解,以填空式练笔的形式,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完成深情的诗意表达。此时的写,是在内心与雷锋进行对话,是对雷锋的精神境界的独立探索。孩子们写下的诗句,虽然语言稚拙,但看得出,在他们的心田里,一颗叫做“爱”的种子已经生根发芽。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