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语言文字抒赤子情怀小学语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本

 

  ④画图:试画简单的圆明园平面图。

 

  ⑤解说:再次展示资料,根据自绘的平面图,简单解说圆明园的布局。(小组合作交流,推荐一位解说员,其他小组成员可做补充)

 

  第三自然段:

 

  ①轻读,说说自己的感受(指名学生进行自由交流)

 

  ②回文:引用文中句子谈谈感受,理解这句话。根据重点词“天南海北、中外风景名胜” 找出相应语句理解。

 

  ③展示:交流圆明园的美景图片,美读,体会它的辉煌景观。

 

  ④导游:结合图片资料与自己的想象,指导学生小组合作用优美的语言描述心仪的一处景点。(描述时不必每一处景点面面俱到,可选择学生熟悉的:如“金碧辉煌的殿堂”“买卖街”“狮子林”等。小组同学之间可互相补充。对于“西洋景观”等可引导学生结合自学资料谈谈。)

 

  ⑤回文:结合上述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再回到课文,找出文中评价的语句,读读议议,体会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这句话的含义。

 

  ⑥感情朗读第三自然段,把圆明园梦幻般的美读出来。

 

  ⑦小练笔:以“圆明园真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作为总起句,结合文章2——4自然段以及课外资料,写一段话。

 

  第四自然段:

 

  ①展示相应图片资料,结合自然段中的“上至……下至……”,说说为什么圆明园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主要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回答:a.东西多;b.物品珍贵;c.年代久远。)

 

  ②根据资料图片,用简洁易懂的话选择一件做简要介绍,注意介绍时的先后顺序。

 

  (二)《最后一分钟》教学片断:

 

  品读诗歌第三节: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自读诗文第三节,体会情感,谈自己读后感受最深的诗句。

 

  ①根据学生交流,出示感情强烈、直抒胸臆的诗句

 

  “百年的痛苦和欢乐,都穿过这一滴眼泪,使大海沸腾。”

 

  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

 

  A、交流学生课前收集的资料,播放自鸦片战争以来那一段屈辱的历史。

 

  B、回文理解:“虎门的硝烟”、“被撕碎的历史教科书,第1991页上……”、“……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长城的脸上,黄皮肤的脸上……”

 

  C、感情诵读,体会百年来香港屈辱岁月给人民带来的沉痛创伤情感

 

  2、谈谈自己对于这句诗句的理解

 

  ①交流资料:

 

  A、香港回归的各地热烈激动场面的有关资料(录象、文字、图片),再次激发情感

 

  B、让学生理解:多年的屈辱终于挥之而去,那种心情,那份狂喜与激动、那个激情燃烧的场面,“使大海沸腾” 。

 

  ②说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3、反复诵读第三节,体验情感的变化。

 

  “高潮——展现”阶段:

 

  结合《回顾·拓展七》和《口语交际·习作七》开展综合性主题展示活动。

 

  设计主题:《过去—-现在---未来》

 

  主要思路:

 

  1、回顾本组开篇的“综合活动”。

 

  2、团队组合:以学生自由组合为原则,分成若干小组

 

  (以4-5人一组为宜,教师适当指导,妥善安排不同程度学生加入)

 

  3、讨论交流:

 

  ①讨论并确定展示的板块主题。

 

  (三大板块主题分别为:1、追溯过去;2、立足现在;3、展望未来。

 

  ②讨论并确定汇报的形式,如朗诵(读后感、自创诗歌等)、演讲、播放影片解说、手抄报、电子画报、PPT展示解说等等

 

  4、合作创作:根据自己确定的内容和形式,结合本组课文,以及学习课文时搜集的资料,教师指导各组成员合理分工,补充所需材料,进行合作创作。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