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牧童》与《舟过安仁》教学设计小学语文-人教小学语文四年级课本

 

②这有趣又快乐的一幕,诗人一开始就一目了然的吗?还是?你是怎么找到答案的?插图?读诗?

 

(理解“收篙”、“停棹”、“怪生”、“使风”)

 

3.欣赏插图,品味诗境。

 

①仔细观察,发表见解。

 

自由读读诗句,再看看插图,渔船上这两个小童正在撑开伞使弄着风,玩得开心极了。你看到这是一对(    )小童呢?说说自己的分析研究。

 

讨论反馈:淘气的、无忧无虑的、天真可爱的、无拘无束、贪玩的野小子等。

 

②激发情趣,深化理解。

 

依老师看来,这一对小童是两个笨笨的、傻傻的小孩。瞧,放着好好的船桨和船篙不用,却用一把油纸伞来使风,不管怎么说,利用伞带来的风力肯定不及撑篙和划浆的力量大,船肯定行驶得很慢。

 

你们同意我的观点吗?你们怎么看这两个孩子呢?

 

(当然不是,因为这两个孩子的真正目的在于寻找乐子,寻找玩耍的乐趣,而并不是真的要划船,而且他们玩出了名堂,模仿那些帆船,有了新发现。这是两个淘气包,天真无邪又可爱。)

 

学生各抒己见,结合朗读此诗

 

③激发想象,领略童趣。

 

这真是一对快乐宝贝,调皮小子,很会玩耍,不知这个鬼点子是谁想出来的。也许他们早就心痒痒,想趁船的主人不在而大显身手呢!不管怎样,图上的一幕中这两小子一唱一和正在议论呢。他们到底在聊些什么呢?同桌体验角色,尝试给他们配一段对话,可以从两个孩子大宝与小宝溜上船开始设计。想一想,说一说。

 

对话提示:

 

大宝:快来!小宝,船上没有人耶。

 

小宝:真的,太好了!

 

大宝:                        

 

小宝:                        

 

大宝:                        

 

小宝:                       

 

                             

 

……

 

反馈交流,评点童趣。

 

4.体会情感,提升朗读

 

的确,无论谁看到这一幕,都会被这两个孩子给吸引逗乐的。诗人看到这两个小调皮,不但没有去呵斥责骂他们,而且还看得兴致勃勃呢。指名扮演诗人,欣赏的语气朗读诗歌

 

看着看着,此时在杨万里眼中,两个小童张伞使风的情景已经成了一幅最美妙的图画,勾起了自己无限美妙的童年回忆。可惜自己的童年已一去不返了,他是多么羡慕这两个野小子呀!指名用羡慕的语气来读一读,背一背。

 

四、比较总结,选择作业

 

②学了这两首诗,你能说一说他们的相同处吗?你能用语气、语速、语调、神态、心情等来读或背出它们的不同吗?

 

③选择作业

 

A、抄写《牧童》和《舟过安仁》。

 

B、根据《牧童》和《舟过安仁》,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首扩写一篇短文。

 

C、课外收集描写童年乐趣的古诗,并读一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