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明亮自由的园子小学语文-人教小学语文四年级课本

 

生(快速接):就开一朵花,

 

师(快速):愿意结一个瓜,

 

生(快速接):就结一个瓜。

 

师(拖长音,声音显得懒洋洋地):若──都──不愿意,

 

生(拖长音,学着老师懒洋洋地):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师(加速):玉米愿意长多高

 

生(加速接):就长多高,

 

师(快速):它若愿意长上天去,

 

生(快速接):也没有人管。

 

师:连起来再有滋有味地读,好不好?

 

(师生合作再读,语速快慢有致,现场气氛融洽。)

 

师:读着读着,你发现这段话中,哪一个字出现的频率最高?

 

生:“就”。

 

师:数一数,出现了几次?

 

生:11次。

 

师:你觉得这是作者不经意间写的,还是特意这么写的?(生:特意)她为什么特意这么写,你们来猜猜看?

 

生:我觉得是为了强调这些事物自由的。

 

师:为什么用上这个“就”就自由了,不用上这个“就”就不自由了呢?

 

生:如果用上“就”就说明是它自愿的,没有人来强迫它。

 

师:如果不用上“就”就是强迫了。比如“愿意结一个瓜,结一个瓜”,很不情愿的,你叫我结一个瓜么我结一个瓜。(生笑)好,我们来读读看,张老师读“就”前面的内容,你们读“就”后面的内容。

 

(师生合作读,学生强调“就”字,读得很有味道。)

 

师:你看,这就是萧红文字的魅力,她反反复复地用这个“就”字,用反反复复差不多的句式来写,读起来就特别带劲。(指板书)刚才,我们说这园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你觉得这园子里自由的事物仅仅只有这一些吗?

 

生:不是。

 

师:还有很多很多,是不是?我们能不能仿照着,选一句话来写。拿出作业纸,想一想,这园子里书上写到的哪些事物,它们也是自由的;书上没写到的,也是自由的。选一句,写出他们像人一样的自由。

 

课件出示:(  )了,就像(  )似的。

 

(  )愿意(  )就(  )。

 

学生写话,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师:好,我们请六位同学合作,来造一个新的段落。全班同学读中间一句话,张老师把话筒递给谁,谁就大声读。注意,你的朗读要让大家感受到园中的事物是自由自在的。

 

1:谷穗动了,就像在跳舞似的。

 

2:蜻蜓飞了,就像在溜达似的。

 

3:蝴蝶采蜜了,就像在舞蹈似的。

 

生齐: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样,都是自由的。

 

4:甘蔗愿意长多甜就长多甜。

 

5:樱桃树愿意结一千个樱桃就结一千个樱桃。

 

6:金鱼愿意游到哪儿就游到哪儿。

 

师:这金鱼可不是园子里的。好,回到位置上,大家注意,这些同学都把园子里的事物当做人来写了。请大家修改自己的句子。我们再请六个同学,最好和刚才读过的不一样。

 

(以下为另外六个同学合作造成的新段落)

 

蚂蚱跳了,就像在玩蹦床似的。蚂蚱蹦了,就像在举行跳远比赛似的。谷穗黄了,就像约好了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样,都是自由的。李子树愿意结几个李子就结几个李子。冬瓜愿意长多胖就长多胖(笑声,掌声)。蜜蜂愿意采花蜜就采花蜜。

 

师:好,谢谢你们的合作。读到这儿,我就又纳闷了,这园子中的倭瓜、黄瓜、蚂蚱、蝴蝶、蜻蜓,它们会不会对萧红说:“萧红,我很自由,你把我写到文章里去吧,把我写得自由一点。”会不会这样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