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北京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3、师:再读井形部分,回顾内容,还从哪里体会到掘井人为后人造福?
    ●古井位置:屋后菜园—吃水浇菜方便
    ●井形:井台青石板—干净防滑
     井台坡度—打水方便、脏水不往井里流
     井圈整石打造—结实
     井圈里口圆、外八角—提水轻松、外观漂亮
     小结:第一自然段作者在介绍古井外形的同时,让我们了解到,掘井人再挖井之初就在为后人着想、造福后人。
  四、理解三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体会各部分的作用
   1作者重点写了什么?(井水的特点及带给“我”的甜美和欢乐)
   2为什么前面还要写第一部分“井的外形和历史”以及第三部分呢?
    (写第一部分:①突出了掘井人为后代着想,用自己的劳动造福了后人这个意思。②更符合题目的意思。如果不写这部分内容,题目叫《井》就不合适了,就该改为《井水》。
    写第三部分①作者不是仅仅想表达“井水给自己的童年生活带来了无尽的甜美和欢乐”,而是要表达“井水给许多代人带来了无尽的甜美和欢乐”这个意思。②作者由井水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想到给许多人带来的快乐,特别想抒发自己对掘井人的感谢、赞美之情,所以写了这一段。)
    ●学生自己思考原因。
    ●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强调:①理由越具体越好。②可以两个都解决,也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来解决。
    ●全班交流。
  六、板书:
                  25 井
                    清
                井水  甜   甜美 欢乐
                    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