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山工》教学实录之二

老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教材分析
  《挑山工》是科教版第八册的课文,本文记叙了作者登泰山时看到挑山工登山,走的路程比游人长,但速度并不比游人慢,从而悟出一个生活的哲理: 做事不应干干停停、三心二意、应该坚持不懈地朝着一个目标扎扎实实做下去,只要这样做,就一定能达到预定的目的。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使学生学会本课7个生字,增识2个字,理解新词,达到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历读读议议、圈圈、画画的过程,使学生掌握作者抓住给人以启示为重点写人写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育学生做事情要一心向着目标、专心致志、一往无前。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挑山工讲的意味深长的话的意思。
  2、懂得作者是怎样把这个哲理一层层有条理地表达出来的。
  教具准备:课件、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多媒体展示、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泰山是一座中外闻名的山岳,有许多人前来游览,在游览的同时,我们会看到一些人肩挑重物,在陡峭的山坡上奋力前行,他们就是挑山工。
  师:板书课题——挑山工
  师:多媒体展示挑山工奋力攀登的情景。
  师:这些挑山工登山时比游人多走一倍的路程,而却比游人先达到顶点,这是真的吗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看书。
  [点评:多媒体展示,把学生带入了情境中,引发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极大关注,调动了他门主动参与的情感,激发了他们读的浓厚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生:自由读文
  师:你读懂了什么?
  生1:挑山工是帮助游人挑东西的人。
  生2:挑山工比游人先到山顶。
  生3:挑山工比游人走的路程大约多一倍。
  ……
  师: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不懂,想提出来和大家讨论吗?
  生1:挑山工说的那段话蕴含着什么哲理?
  生2:挑山工登山有什么特点?
  生3:为什么挑山工的速度不比游人慢?
  生4:“因为我需要它”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5:为什么挑山工的牙齿很白?
  师:第5个问题,请同学们读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话“山民们喝泉水,牙齿都很白”,就解决了。对前四个问题我们先“存”起来,在深入研究课文中解决。
  [点评:“学而不思则罔”,学习从质疑问难开始,来自学生的问题,比老师提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积极性,为下一教学步骤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经常要求学生学有所问,能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品质。]
  三、以读为主、读中探究
  教学第一部分
  师:“挑山工”登山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默读第一自然段。
  生:边读边画出描写挑山工登山的句子。
  师:让提出“挑山工登山有什么特点”的那个学生回答。
  生:挑山工走的路线是折尺形的从台阶左侧起步,斜行向上,登上七、八级到了台阶右侧就转过身子,反向斜行,到了左侧再转回来。每转一次身,扁担换一次肩。
  师:好,大家能把挑山工走的路线图画出来吗?
  生:能。
  师:指名到黑板上画,其它同学在座位上画。
  生:画出挑山工走的路线图。
  师:同学们画的都不错,谁能把你的线路图拿到前面来给大家展示一下。
  生:讲解。
  师: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师:你认为他读得怎么样。
  生:“沉甸甸”读得比较平淡。
  师:挑山工的担子不够沉,该怎么读?
  生:重读“沉甸甸”。
  师:范读“挑山工走的路线是折尺形的,”突出“折尺形”。
  生:读“挑山工登山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
  师:重读“多一倍”。
  生:再读一遍。
  师 :很好,请同学们默读第一自然段,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点评: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拉近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同时,表情朗读,又是一种很好的表达手段,指导学生通过表情朗读,将学生的心得表现出来,使学生更能进入文章中的情境之中.本环节注重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中表达。
  师:学生们,刚才读的很不错,奖励你们一段录像。
  师:(展示课件:挑山工登山实况录像)看完后说出你看到了什么?
  生1:看到挑山工穿着红背心。
  生2:看到挑山工一直在登山。
  生3:看到泰山非常陡。
  生4:看到挑山工走的是:“之”字形成的路。
  ……
  [点评:运用现代多媒体,帮助学生建立阅读表象,为理解文章说明深刻哲理打好基础。]
  师:按常理来说,挑山工登山走弯曲的路,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游人应该比挑山工快得多,但是事实是这样吗?朗读第二自然段。
  生:集体朗读。
  师:我怎么听不出作者觉得“奇怪”?再好好读一读这句话。
  “腾云驾雾”不是在腾云驾雾,是慢悠悠的,该怎么读?
  生:自由感情朗读第一段。
  [点评:打破传统的“串讲”“分析”,以学生的阅读为主,学生自己能读懂的,教师决不代替分析,而是导读、激励、评价、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第二部分。
  师:有一次,我同几个画友到泰山写生,就遇到过这种情况。我们该如何深入学习这部分内容呢?
  生:小组合作学习。
  师:课件展示:小组合作学习要解决的问题:
  ①找出描写挑山工外貌的句子。
  ②找出描写挑山工神态的句子。
  ③几次相遇,相遇的地点,看见挑山工在干什么?
  ④用“―”画出挑山工说的话。
  生:自由组合以小组为单位学习、探究、交流、汇报。
  师:请同学们把你学习成果汇报一下。
  生1:第一组:读、写挑山工外貌的句子。
  生2:第二组:读、写挑山工神态的句子。
  生3:第三组:叙述和挑山工的三次相遇。
  生4:第四组:读挑山工说的话。
  师:挑山工说话很风趣,还解答了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挑山工走得快”,请我们好好学学。“我们哪里有近道…….是不是这个理儿?”这段话。
  生:默读重点段,画出重点词语
  师:你从挑山工的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1:我们做什么事都要认定目标。
  生2:我们做什么事都要坚持不懈。
  生3:我们做什么事都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 点评:引导学生读、说、写反复感悟文章的重点段落,突破教学难点。学生在语言实践中进行了扎实的语文基本能力训练。]
  3、教学第三部分
  师:导读:从泰山回来,我画了一幅画,是这样的画?
  生:集体读“在徒走的似乎没有尽头的……”
  师;展示图画。
  师:谁能把画中的内容读出来。
  师指导朗读:突出:“陡直”;“没有尽头”读慢一点,拖长音:“压弯了腰”读的低沉一点,“一步一步读出他的艰难”;“向上登攀”要读得有劲,挑山工肉体上的“腰”能压弯,但精神上的“腰”永远挺直。
  师:范读。
  生:比赛读、推荐读。
  师:教使用手势表示抑扬顿挫,“指挥”全班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老师把这幅送给同学们,你们需要他吗?
  生:需要
  师:需要什么?请在图画下面写几句最想说的话。
  生:需要挑山工认定目标,坚持不懈,脚踏实地的精神。
  [点评:指导感情朗读,首先引导学生真正的入情入境,其次,加强朗读技巧的指导,通过范读,比赛读,推荐读,手势读各种形成反复读书,又促进学生进一步入情入境,在感情上与作者真正融为一体,实现学生与文本之间的“零距离”接触。最后用“送画”的形成,启发学生说出内心的感受。]
  四、联系生活,迁移运用
  师:挑山工的话蕴涵着哲理,挑山工的精神富有很深的启迪作用,请联想生活实际想一想,你能举出几个类似的例子吗?
  生1:龟兔赛跑。
  生2:笨鸟先飞。
  生3:身边同学通过勤奋学习而后来居上的故事……
  师:挑山工的精神对我们的学习有着怎样的启示呢?把你的理解,体会用笔表达出来。
  生:写读后感
  [点评:语文不仅需要理解,更需要延伸、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