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教学设计小学语文-人教小学语文六年级课本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领学生抓住关键词语,通过有层次的品读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作者通过对环境、人物对话及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品格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1.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体验学习。

2.小组合作探究,同学间进行评读、赛读、展示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善良的品格,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学习他们做善良之人。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引领学生抓住关键词语,通过有层次的品读理解课文内容,达到与文中人物情感的共鸣,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和善良的品格和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

2.学习作者通过对环境、人物对话及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品格的写法。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对环境及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品格的写法。

三、教学策略

1.品读与感悟相结合,在读中悟,悟后促读。

2.抓准情感体验的切入点,激发情感;创设体验情境,唤起学生与文中人物的情感共鸣。

3.利用文章发散点,通过联想与想象,体会人物心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借助文中人物关系概括主要内容

杨绛说:“托尔斯泰在他的小说里描述了万千生灵的渺小与伟大,描述了他们的痛苦和痛苦中得到的和谐,借以播送爱的种子,传达自己的信仰:一切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上帝生存的人。”让我们走进这篇文章,齐读课题。

提问:浏览课文,请你按照人物的出场顺序说说作者写了几个人物,借助他们之间的关系,说说课文演绎了一个怎样动人的故事?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特别强调了人物的出场顺序,既暗示学生按照文章顺序寻思,又提示学生概括本篇文章主要内容可以抓住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概括。这也是针对概括篇幅较长、人物关系纷杂的文章的一种提纲挈领的方法。

(二)突出重点,分层品读,感悟人物品格

1.选准情感切入点──敲击心灵,引发情感共鸣。

学习描写西蒙的部分。 

1)事情的起因是什么?课文哪个自然段写的?小声读一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西蒙家里很穷,一无所有;西蒙死得悲惨,但尽显了母爱;失去母亲的孤儿可怜。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体会西蒙一家的悲惨。

2)教师小结:外面寒风呼啸,屋里冷若冰窖。他们铺的是稻草席,穿的是旧衣服。家中唯一能撑起这个家的丈夫也早早离她而去。现在,孩子们唯一的庇护者西蒙也死了,她多么不甘心抛弃可爱的小孩,这是她永远放不下的牵挂。

2.创设情感发散点──触发心灵,直抒胸臆。

学习描写桑娜行动的部分。

1)我们看到西蒙因饥寒、疾病而悲惨死去,我们看到的是两个多么可爱的孤儿,此时如果你就在他们身边,看到这种情景,你会怎么做?

2)桑娜看到这种情景,她是怎么做的?找到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3)回扣第一、二自然段。

我们看到这情景,会果断地选择抱回孩子,桑娜在其善良的驱动下,本能地选择抱回孩子,而且她是非抱不可,那么,她的抱和我们的抱有什么不同?她是在什么情况下抱回孩子的?

【设计意图】积极的情感参与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因素,而教师的教学激情,情境的创设都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找到一个最能打动学生的情节,以调动学生情感的体验要求。教师的提出“抱养孤儿”的问题时,旨在鼓励学生参与体验,引导学生主动地感受自己的情感活动,使自己感觉到自己就是作品中的一个角色,在假设的情境中,去思考、去抉择,真正体验人物内心情感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