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解读与教学设计小学语文-人教小学语文六年级课本

教学内容

人教版6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1课。

文本解读

《穷人》一课这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晚年时根据雨果的叙事诗改写的一篇同名短篇小说。小说用朴实无华的语言,细致入微地描写,成功塑造了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穷苦百姓──桑娜夫妇光彩照人的形象,展现了他们淳朴善良、克己待人的美好心灵。这个性鲜明的艺术典型,不但揭露了俄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抨击了当时上流社会的堕落与腐化,讴歌了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宁可自己多吃苦受累,也要帮助别人的高尚品质。课文的表达有何特色呢?

一、环境描写,烘托善良的内心

本文的环境描写,烘托出主人公勤劳、善良的品质。

“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可怕环境,突出了风暴中的大海那惊涛骇浪的景象。“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屋内的温暖、舒适、宁静与屋外的寒风呼啸形成了鲜明对比,反差巨大,烘托出主人公勤劳、善良的品质。

“屋子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她头往后仰着,冰冷发青的脸上显出死的宁静,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从稻草铺上垂下来。”触目惊心的情景,让人潸然泪下,体现了穷人的贫困与悲惨。

“门突然开了,一股清新的海风冲进屋子。”一切景语皆情语。“清新”一词让人心头一亮。好一股“清新的海风冲进屋子”,它冲走了屋子里沉闷的气氛,冲走了桑娜内心的忧心忡忡、忐忑不安,带来了新的气象,新的转机。

二、心理描写,展示矛盾的内心

关于桑娜心理活动的描写,展现了桑娜矛盾的内心世界,刻画了一个充满爱心、乐于助人的穷苦劳动妇女的形象。

“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只有鱼。”从桑娜的沉思看出,桑娜一家生活贫困,但这种贫苦的生活还得依靠桑娜勤劳能干和渔夫冒着生命危险来维持。

“她想看看灯塔上的灯光是不是还亮着,丈夫的小船能不能望见。”丈夫冒死出海打鱼,在家的妻子唯一能做的就是看看灯塔“是不是还亮着”。带有揣度意味的词语,透露出桑娜盼望丈夫平安归家。

“桑娜想起了她傍晚就想去探望的那个生病的女邻居。”她多次想:“寡妇的日子真困难啊!”在丈夫生死未卜的情况下,桑娜没有忘记西蒙,一直把邻居挂在心上。穷人的心是相通的,她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劳动妇女。

“她的心跳得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作为母亲,她可怜这两个孩子;作为邻居,她有责任关心照顾孩子。道德、责任、情感都体现在这一矛盾心理的描写之中。看似矛盾,实际上反映了桑娜同情穷人、关心穷人的美好心灵。

“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桑娜抱回孤儿后,面对自己的五个孩子,想想生死未卜的丈夫,她紧张、担忧,她不知道丈夫会说什么,觉得这样做给丈夫增加了负担,对不起他;她担心丈夫突然回来,不知道怎么告诉丈夫自己把孤儿抱回家的事。但是她宁可让丈夫揍一顿,也要收养孤儿。她一旦拿定了主意,既不后悔,也不动摇。五个省略号的运用恰到好处,和盘托出了桑娜复杂、纷乱的心理,慌乱、失措的举止,忧郁、果断的情感,恰如其分地表现了桑娜救人之难、疼爱孤儿的美好心灵。

“门吱嘎一声,仿佛有人进来了。桑娜一惊,从椅子上站起来。‘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桑娜似乎听见门响,以为丈夫回来了,其实根本无人。这是她神情专注,沉思达到如醉如痴程度而产生的幻觉。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和矛盾心理,使桑娜恍恍惚惚,进入了难以解脱的状态。桑娜关心别人,救人之难的同情心不都在幻觉中得以显现吗?

三、行动描写,突出淳朴的内心

桑娜前去探望生病的邻居,三次描写了她敲门的动作。瞧,“桑娜一边想,一边敲了敲门。她侧着耳朵听,没有人答应。”“桑娜一次又一次地敲门,仍旧没有人答应。”“她猛地推开门。”不难看出,桑娜敲门的动作逐渐加重,从敲门的反应中她已经意识到事情不妙,情况严重。然而她毫不回避,毅然推门而入,这突出反映了桑娜心地善良,真诚关爱邻居。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