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游春》教学设计之十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预习提示
   你知道孔子吗?你都知道有关他的哪些故事?本文讲的孔子游春,认真读文,把你喜欢的句子画出来,并在旁边加批注。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成语的意思,并任选其中两个成语造句。
   体会第8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话所蕴含的道理。
   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2、8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体会孔子所说的那段话所蕴含的道理。
   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名言导入,揭示课题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同学们知道这是谁的名言吗?
   孔子是什么人? 你们还知道他的哪些名言?
  揭示课题:孔子游春
  初读课文
   自学课文。
   自学要求:
    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通每句话。
    “——”画出本课中的成语,用“——”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体会它们的意思。
   学生自学。
  检查自学效果
   指名读课文,正音并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指名说课文中的成语有哪些。
   出示成语:
    桃红柳绿 意味深长 司空见惯 情不自禁
    温文尔雅 深思熟虑 从容不迫 手舞足蹈
   指导书写生字
   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引导评价,适当范写。(突出字的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及笔顺)
   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
  默读课文
   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大体上写了几部分内容?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三部分内容:泗水春景孔子论水 师生论志向)
  布置作业
   练读课文。
   抄写生字词及本课中的成语。

                   第二课时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学习课文。
  出示: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自读课文,然后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一句话,把它多读几遍,说说感受。
  对于课文第二自然段,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为什么说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
  大自然和母亲有什么相似之处呢?
  提起母亲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会涌起一股暖流;提到母爱,又有谁不为之动容。母亲为我们操持劳累,却从不抱怨什么,大自然也像母亲一样,默默地奉献着她的一切,是我们有吃的有穿的,反正,没有大自然就没有我们人类。
  大自然与母亲不仅形似,而且神似,她们都具有可贵的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们一起读“大自然多像……”
  学习第三自然段
  泗水河边的美景让弟子们心旷神怡,孔子的心情却……(师生接读)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道出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话。小组交流,读懂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没读懂的做上记号。
  为什么说“水是真君子”啊?
  再读这一段,在孔子眼里,水具有什么特点呢?
  君子就是具有水这些特点的人,省略了共有的特点,你还能说说其它的特点吗?
  孔子为什么要和弟子谈论水呢?全班交流。想象得好!孔子教育弟子们做人,却没有直接进行说教,而是用水来打比方,你有什么感受?
  孔子的确是一位充满智慧、和蔼可亲的好老师,再读第8自然段,体会孔子话中蕴涵的深意。
  师生接读第九自然段。  
  学习第十到十七自然段
  教师配乐读第十自然十到十七段。请学生自读自然段,读懂了什么,有什么问题?
  颜回的志向歌里唱些什么呢?你能通过想象将歌词补写出来吗?
  根据板书,总结课文。
  分角色朗读课文。 
  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二、八自然段。
  收集有关孔子的故事。

  检测题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阳光()大地,泗水河边(),(),()春风像(),在给()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是她(),()是她(  ),()是她(),()是她()……
   水(),是(),它好像()。水(),(),( ),(),它好像()。水(),(),(),它好像()。( ),必能(),它好像()……由此看来,水是()!
   孔子认为,真君子应该()、()、()、()。
   描写春天风光的古诗很多,你能写一首吗?
  推荐建议
   书籍《论语》网站:凤凰语文网、

  (撰稿人灵宝市第二小学张晓飞审验人灵宝市第二小学李艳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