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鄙之僧》课堂实录

语文A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版本:语文A版六年级上册
  执教者:河北 胡瑞兵
  整理者:乐平市双田二中韩志华(论坛名:天飞海跃)
  上课时间:2010年10月20日09:10—09:50(第一会场上午第二节)

  【课前谈话】
  师:语文学了五六年了,对不对?
  生:对。
  师:中国话都能听懂吧?
  生:能。
  师:你别笑!要不我说两句你听听。行吗?
  生:行。
  师:吾姓胡,乃一教书先生也!
  师:听懂的请举手。哟,你来说。
  生:我姓胡,是老师。
  生:我是……我是老师。
  师:我姓胡,我是老师,我是胡老师,听出我的姓,听出我的身份。
  师:“自河北保定来”。
  生:从河北省保定市来。
  师:这是我的?
  生:家乡。
  师:家乡!嗯,“好读书独爱诗词。”
  生:喜欢读书,尤其喜欢诗词。
  师:这是我的?
  生:爱好。
  师:他听出我的爱好。“今见诸位甚悦”
  生:今天见到我们很兴奋,很高兴。
  师:哦,“很高兴”不简单,这都能听出来。
  师:诸位悦否?诸位悦否?
  生:你们也高兴吗?
  师:我再问问,“诸位悦否?”
  生:(齐说)高兴。
  师:我可没说诸位高兴吗?我问的是“诸位悦否”
  生:悦。
  师:一起说。
  生:悦否。
  师:哪有“悦否”?这个……发呆的说悦的,应该诸位悦否?
  生:悦。
  师:诶,这才是“悦”的表现呢!啊。
  师:嗯,久闻尔等聪明,今日一见,果不其然也!
  生:你们很聪明,今天见到了果然是……
  师:“果然是这样”刚才胡老师说的是中国话吗?
  生:是。
  生:异口同声都说是,跟平时说话有不一样的地方吗?
  生:有。
  师:谁说说,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生:这个胡老师刚说的是文言文,而我们平常说的是普通话。
  师:马上就听出来了,好,刚才胡老师说的就是古人交流时的语言,诶,现在咋们能开始上课吗?
  生:能。
  师:能上课,好,上课。
  【上课时间】
  生:起立,老师,你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
  师:今天,我们请一位三百岁的老先生彭端淑用文言文给我们讲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大家看。
  生:《蜀鄙之僧》。
  师:知道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吗?有吗?来。
  生:“蜀鄙”就是四川偏远的地方。
  师“现在的四川,而且又说了一句?
  生:边境。
  师:边境,边境是国家与国家之间交界之处。
  生:蜀鄙,就是四川偏远地方。
  师:边远之地就是“鄙”,这个字儿不好读,一起读
  生:鄙(bǐ)。
  师:关于谁的故事呀?一起说吧。
  生:两个和尚。
  师:两个和尚,谁把题目的意思给大家说一说?来。
  生:蜀地偏远的地方的和尚。
  师:我们一起来读这个题目。《蜀鄙之僧》把它读连贯了。《蜀鄙之僧》。
  生:《蜀鄙之僧》。
  师:下面我们就来听听这个故事,
  师:诶,彭端淑老先生今天他来不了了,就由胡先生给大家讲,怎么样?
  生:好。
  师:读课文(话说: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一日,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师:诶?我这么讲你们能听得懂吗?
  生:能。
  师:谁说说我刚才讲的什么意思啊?
  生:蜀地边远的地方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穷,一个富,穷和尚跟富和尚说:“我想去南海,如何?”
  师:如何,怎么样?那接下来富者怎么回答呢?贫者去没去南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个故事,如果不明白的地方,看看注释,看看大意,读不好的地方,多读两遍。开始,放开声音,啊,开始。
  师:自己读自己的。
  (生自由读诵课文内容)
  师:读完了?
  生:读完了。
  师:谁把故事的第一段给大家读一下?来,女同学,你来。
  生:(读故事第一段)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师:这同学读得特别的流利,也非常的清楚。我想请同学们给提下不足。
  生:感情稍微有点不足,要…那个如果再读感情再有一点感情的话会更好。
  师:噢,你是这么认为。
  生:语速稍微有一点快,如果慢一点儿的话会更好。
  师:他听读的速度他说有点儿快。
  生:中间应该有一些停顿。
  师:有节奏。
  生:应该注意断句,而且她有一个字读得不太规范,就是那个,应该是读“yù”而她有点读成“yǔ”。
  师:那不叫不规范,就是。
  生:错误的。
  师:就是错误的。
  师:这位同学你怎么知道这个字儿读“语yù”呢?
  生:我是看了下面的注释知道读“语”。
  师:学习文言文看注释,好方法!
  师:刚才的那位同学,来,你再读读这句话?
  生:(读)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师: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这个语呢,同学们,这个“语”在现在读“语”(yǔ)而在古代读“语”(yù)
  师:当然,在古代有时还能读yǔ。比如说:食不言寝不语yǔ。(举例)
  师:第二段谁来读?
  生:(读)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师:第一次听你读就让老师大吃一惊。第三段谁来读?好,你读(抽生)
  生:(读)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师:第四段一起读下来,
  生:(齐读)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③不如蜀鄙之僧哉?
  师:刚才那三位同学读得都很流利,都很通顺。三百年前的古文比较拗口,能读成这样相当不错。现在哪一个同学能把这个小故事全读一下?你来。
  生读全文。
  师:那个字儿读,大家一起说:
  生:“欲”(yù)。
  师:吾欲之南海,吾。
  生继续读课文。
  师:这位同学把这一个故事都读下来了,相当不错,就是那个,有一个字“吾”wú读错了。
  生:吾,吾欲之南海。
  师:同学们,这个文言文用字非常的简洁,但要表达的内容很丰富,跟现代文的读法不一样。这样,胡老师读上一段,大家听听,读法上有什么不同之出?(师读)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师:有区别吗?有吗?有什么区别?
  生:有。
  生:刚才胡老师读的那一段古文,时常断句,但是说普通话的时候就不用断句。
  师:断句,很专业的,也就是停顿不一样.
  师:尤其哪儿的停顿不一样?有什么不一样?(抽生说)
  生: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师:我是那么读的吗?不是,那你再想想老师怎么读的?其一。
  生:其一/贫,其一/富。
  师:唉,这么读的,就是节奏,停顿不一样。还有别的不同的一样吗?
  生:我觉得老师您读这篇文言文的时候,声音非常的低沉,这篇文章独特的味道。
  师:古文有古文的味道,恩,有点那个抑扬顿挫的感觉,是这个意思吗?
  生:对。
  师:同学们听老师读的时候速度快还是慢呢?
  生:慢。
  师:所以同学们读文言文的时候要注意:第一要注意速度,要慢。第二要注意字与字,句语句之间的停顿。第三要注意语气。
  师:这样的胡老师和大家一起读读好吗?
  生:好。
  师:但一定不要读到胡老师的前面去了。我开始了哈。
  (师生齐读课文)
  师:最后一句话还是有点快,咱们慢点读。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唉,好多了,有点古味了。诶,那边同学再来试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