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疑”为线索 以“思”为核心

老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生乙:点题。
  生丙:点明中心。
  师:(指板书中三个问题)现在这几个问题同学们都懂了吗
  生:(点头)弄懂了。
  师:那好,我想请开始提出这几个问题的同学自己来回答。
  (生答)
  师:对课文同学们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生:没有了。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体会到作者在课文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生:我体会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师:作者是怎样表达的
  生:作者抓住榕树静止不动的特点进行了静态描写,抓住鸟儿活泼好动的特点进行了动态描写。
  师:对,这一静一动,互相映衬,突出了“鸟的天堂”的美好,充分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妙,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最后,请同学们课后讨论:这里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呢下一节课我们再交流。
  [这一问提得好,引导学生进一步去探究大榕树为什么成为“鸟的天堂”的原因,有利于深化认识。]

  附板书:
      鸟的天堂    昨天眼睛骗了“我”
           大   枝干不可计数  枝上生根
       榕树  茂盛  叶 多 密
           绿
      (静态)

     “鸟的天堂”  多  到处鸟声  到处鸟影
      鸟的天堂   鸟  快乐  叫 飞 扑
      (动态)

  总评:
  这是一节有教改新意的语文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突出了语言文字训练
  教师紧扣单元训练重点,联系上下文,引导学生对重点词语、句子反复推敲、品析,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如对中心句的理解,在学生理解了其含义后,最后还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重视“读”的训练,做到读前有要求,读中有指导,读后有评议,使整个教学过程变成不同要求的读书活动。
  二、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
  从教学效果看,学生读书、思考问题、讨论问题、交流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得到了发挥,课堂里出现了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书声朗朗,学生敢于提问,敢于发表意见,各抒己见,讨论热烈。
  三、精心地设计教学过程
  教师根据教材特点,采用变序教学法,从结尾段中心句入手,以“疑”为线索,以“思”为核心,精心地设计了“引疑—质疑—析疑—解疑”的教学思路,优化了教学过程。
  四、恰当地运用了电教手段
  这节课有五次用到了电教手段,尤其是后两次(再现大榕树奇特的景观、众鸟纷飞欢闹的壮观景象)用得适时,恰到好处,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给学生留下了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