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夏感》教案

首页 > 教师 > 语文 > 七年级语文教案课件/2020-04-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夏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文中形象的描绘,品味富有魅力的语言。

 

3.培养热爱劳动的感情及审美能力、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夏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文中形象的描绘,品味富有魅力的语言。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有关夏季风景的画面。

 

让学生说一说对夏季的感受,导入课题并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夏的特点,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文中形象的描绘,品味富有魅力的语言。

 

3.培养热爱劳动的感情及审美、鉴赏能力。

 

三、作者简介。(多媒体出示)

 

梁衡:1946年出生,山西霍县人。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有散文三篇(《晋词》《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感》)入选中学教材。

 

指名朗读。

 

四、检查预习。

 

1.读准字词的音。

 

2.解释词语。

 

五、初读感知。

 

1.听读课文,思考问题。

 

①作者的眼中,夏天有何特点?

 

②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夏天景致的?

 

③文中突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在哪一自然段中表现的?

 

2.讨论交流。

 

3.初步理解最后一自然段。

 

六、研讨赏析。

 

重点研讨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从夏天的蓬勃生命力、夏天的色彩、夏天的紧张旋律来感受夏天的景美、人勤。

 

1.让学生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2.师生讨论交流,在读书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七、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在读书中感受到了夏季景色的热烈、奔放以及农民们的辛劳,夏季确实是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季节,是个值得赞美的季节。

 

八、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最喜爱的夏天的景象。

 

九、布置作业。

 

1.仿照句式,结合课文或发挥想象,写一写“夏之色”和“冬之色”。

 

例: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期望之情。

 

     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