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科创数十载 硕果累累铸品牌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09-2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创办于1924年。九十五载栉风沐雨、弦歌不辍,学校发展势头喜人,特色明显。数十年来,学校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技活动,培养了一批“土生土长”的科技名师,让学校科技创新结出硕果,也奠定了学校特色发展之路。今年10月6日,同安一中即将迎来同安公立初级中学创办95周年暨同安一中办学78周年的校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同安一中将秉承“知行合一”的校训,做到提高质量强内涵、深化改革促发展,以优异的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多年坚持多彩活动

    造就校园科技文化

    “我设计了自吸式水面垃圾收集装置,可以自动收集漂浮在水面的垃圾。”近日,同安一中高三(16)班学生高翔向笔者介绍了自己科技创新的经历,他说,学校的科技讲座引发了他对科技创新的兴趣,通过多次实践,在宋目标老师的指导下,他设计了垃圾收集装置,还获得“第34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国二等奖。 

    高翔同学的科技创新经历,是学校众多创新案例中的一个典型。在同安一中,丰富多彩的科技创新教育活动,让学生在科技的海洋里遨游。学校每年都有全校性科技游园活动,通过知识抢答、趣味实验、水上火箭发射、趣味化学表演等节目,使学生们玩在其中,学在其中。学校坚持每年举行校园科技创新大赛,按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程序进行模拟问辩,向全校师生展示研究性学习和异想天开创意设计成果,选拔优秀选手和项目参加市、省和全国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航模实践是同安一中科技创新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1985年组建航模队以来,已有34年的历史。在2019年的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中,陈少文老师和航模队成员王佳琛斩获了F1B国际级橡筋动力飞机个人第二、第三名的佳绩,同时获得团体第三名。

    “土生土长”出名师

    原创精神引领学生成长

    物理实验员成名师,这是发生在同安一中的新鲜事。康良溪在进入同安一中之前,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他通过自学获得中文本科与物理专科毕业证书。在同安一中,他长期从事物理实验与科技教育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备受学生的欢迎和尊敬。在今年7月举行的第3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展示现场,他带来的“新型安培力定量实验探究装置”,获得了《知识就是力量》全国专项奖,还获得了第3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辅导项目一等奖。康良溪现在是首批全国高级科技辅导员、全国十佳优秀科技辅导员、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金牌教练,先后获“福建省先进工作者”“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可以说是“土生土长”的名师。

    除了康良溪,学校还有宋目标、蔡志典等一批科技创新名师。学校科技教育造就一支优秀工作团队,仅 2015—2016年就有4人获得劳模及五一劳动奖章。目前,学校专职和兼职科技辅导员有100多人。

    同安一中校长洪志荣说,同安一中在科技创新中,始终坚持原创性的原则,有的创新虽然很“土”、很“小”,但它来源于师生的现实生活,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学校在科技创新上有了自己的“根”,形成了特色文化,也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更为学校的素质教育之路打下基础。

    科技创新结硕果

    特色教育促发展

    同安一中以科技创新大赛为契机,以竞赛促提高和普及,让学生体会到科技创新的乐趣。学校获得的集体最高奖为“全国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教师个人获辅导员项目奖项为“全国十佳优秀科技辅导员”;学生个人参加大赛获中学生项目更高奖项为“中国科协主席奖”,实现了全国创新大赛获奖项目的“大满贯”。

    同安一中连续10年都有项目进入全国创新大赛。此外,在学科竞赛活动中,同安一中也是成绩斐然。自2008年起,学校已连续11年作为福建省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夏令营的承办单位。10年来,学校共获得全国奥赛金牌6枚、银牌4枚、铜牌4枚,奥赛省一等奖43人次,二、三等奖获奖人数超出百人,位居福建省前列。

    同安一中立足多元立体教育模式,让学困生“学有所得”,让中等生“学有所成”,让尖子生“学有所长”。学校还秉承“以德育人、以德促学、以德立校”的德育理念,开展独具特色的德育系列活动,为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