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阻且长 行则必至
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创新发展。镇江市江南学校正是这一理念的践行者,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推行“和润”教育体系,努力践行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标。
江苏省镇江市江南学校创办于1998年,是一所公立全日制初级中学。学校占地面积23700余平方米,现有教职工154人,专任教师145人,在籍学生1700余人。其中,教师本科以上学历137人,硕士学位及硕士在读25人,特级教师1人,学科带头人2人,先后有60多名教师被评为市级中青年骨干教师。
近年来,学校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孔子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为启发,发展出独特的“山水”文化,秉持“立志成山,汇智成川”校训,倡导“文明进取”校风、“爱生乐业”教风和“乐学善思”学风,践行“路虽远,行必至;事虽难,做则成”的学校精神,以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为着力点,实现了学校自主管理、教师自主发展、学生自主成长的可持续发展。
学校自主管理,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和润教育”的目标之一,在于充分激发人的潜能。江南学校一直倡导自主管理理念,注重人性要素,激励“幸福师生”工作和学习的自觉性与创造性,让“美丽江南”释放出更多活力。
按照现代化学校制度的要求,学校重组了管理机构,构建服务体系,将原有的职能部门简化为六大中心,变管理为服务。校长室充分放权,实行中心主任负责制,积极发挥校务委员会、家委会、学生自管会的民主参与作用,实现了依法办学、开放办学。
学校成立了教育评议会,制定了《教育评议会实施方案(试行)》,改变以往单一的评议方法,公开公平公正,全方位落实评议工作。学校还修改了绩效方案,坚持同工同酬、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等原则,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的收入分配体系,充分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
自主管理的实现,使全校师生凝心聚力,不断进取。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首批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工人先锋号、模范教工之家、优秀家长学校、文明初中;被镇江市政府部门评为文明单位、自主管理试点校、特色学校、教育现代化初中。
教师自主发展,打造先进文化排头兵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没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任何文化建设都是空谈。为此,学校把教师的自主发展作为重点,制定了教师个人3年发展规划,引领“幸福教师”自主发展。
学校倡导学术自由,弘扬学术独立。成立了学术委员会,民主推选学术委员,依据《教师培养方案》《骨干教师评选方案》《职称推选方案》,实现教师全程参与决策,引领教师自主发展,从经验型向学术型、科研型转变。
目前,学校教师队伍中有特级教师1人、学科带头人2人、大市骨干教师11人、市属骨干6人、教坛新秀7人、市级拔尖人才60多人。教师在各级各类比赛中成绩显著,多名教师获得省基本功竞赛一等奖。近3年,学校拥有国家级别课题1个、省级5个、市级23个。论文获市级二等奖以上160多篇,核心期刊发表10余篇。
学生自主成长,实现文化建设传承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基因。为此,学校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愿景,以学习技能的习得和生活体验的完善为基石,逐步规划和实施“立人”与“启智”的“和润教育”体系,让学生充分成长。
成立了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参与食堂管理、两操管理、校园文明监督等,促进学生自主成长,为终身成长奠基。
鼓励学生自主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坚持“自主学习,自主设计,自主活动,自主动手动脑”的原则,各年级组织开展了“中华诵——经典诵读”大赛、国防主题教育活动、生物科技月等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态度,以及合作精神和自我发展意识。
学校搭建平台,开设了80多个学生社团,组织编写了60多本校本教材,努力开发数学、生物等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学校获得汉字大赛市冠军、女子篮球获市属冠军、男子足球蝉联“市长杯”冠军,学校还获得全国足球特色学校、市残健融合试点校,学生荣获“江苏省美德少年标兵”等称号。
课堂改革创新,努力培养阳光少年
为促进“和润教育”文化体系落地生根,学校开展了课堂改革。将以往的教师主导课堂,转变为以学生为本的课堂,将新知识的获取,划分为课前导学、自主学习、研究质疑、练习提升4个环节。课前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上注重广泛交流、充分展示,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实现知识的巩固和迁移。课后注重对知识的内化感悟,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学校还开展了“阳光少年”培养计划,既注重学生的学业水平,也注重学生的道德品质、情感态度、合作精神等,做到德智体美劳全方位评价考核。马杉池同学获“江苏省美德少年标兵”称号。
学校教学工作成绩显著,连续举办五届“江南好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导学研练”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推进,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校的优秀率高达41.2%,一次性合格率达到96%。
路虽远,行必至;事虽难,做则成。江南学校将在追寻优秀文化的路上不断前行。坚持自主教育,为生命成长奠基,让教育自由呼吸,传递生命的温度,齐心协力创建学生快乐、教师幸福、社会满意的学校。
(袁广明)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