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中学图书馆的样貌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06-1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今年的世界读书日,在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校园里,图书馆管理员协会的学生们正在筹备着一场盛大的活动——捕捉“诗意的风”。

    这场活动的灵感源自顾城的诗句“风中游泳,寂静成型”。唐代李峤有诗云:“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全篇无风字,却处处见风意。学生们说,看似无形却有形的,不仅仅是风,也是阅读。因为读书看似平凡、静默,却可以将知识化作力量,推开通往未知的大门。

    设计中,包含了风之力——多少氦气球可以放飞一本书、多少书为你捕捉一片云。风之形——自制超级泡泡水吹出超级泡泡,捕捉风的形状。风之声——风铃,风铃下方是学生们喜爱的经典诗文。风之行——纸船,载梦之舟,阅读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驶向广阔无垠的海洋。风之舞——风车,300本书的矩阵风车,象征着传递读书的乐趣,催人奋力向前,让阅读蔚然成风。这场活动的设计由图书馆管理员协会的主席团、读者服务部、宣传部、《千帆》编辑部共同来完成。这也正是一所中学图书馆享有独特、保持活力的来源。

    首师附图书馆的独特性,在于拥有一支优秀的图书馆志愿者队伍——图书馆管理员协会。最初,协会的建立只是为了搭建一个爱书人的交流平台,推进学生参与到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初步尝试。自1995年建立后,管理员人数持续上升。今年,协会成员已达347人,是学校最大的学生组织。

    读书节活动的策划和实施对于协会成员来说是最具代表性的试练,也是为彰显图书馆活动育人的宗旨。自2011年举办的第一届读书节,到2020年的“邀书十载 寄韵行间”,从一场简单的书展活动开始尝试,不断地磨砺精品,使读书节品牌活动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书香文化标志。每年学生盼望着读书节,每届学生都难以忘怀读书节。今年的第十届活动主题,是由协会宣传部编辑李心悦同学提名的方案,讨论题目用时一个多月的时间,可以说每年在定题目这个环节中,都能触发更多学生的创意灵感。

    2014年,首师大附中开始实施一项书香校园建设工程——开放书架。

    在教学楼、宿舍等公共区域建立开放书架,建设不易,管理更难。最难在于拆心墙。很多“怕”字为先的事情,在这里被科学化、人性化、自主化的管理一一破解。怕丢、怕损、怕乱,许多前来参观的教师常常提出这三个“怕”。

    化解怕丢,就要进行开放书架使用宣传,并积极推进学期末的盘点整理工作,让宣传和管理成为常态,让大家看到并意识到,并不是无人管理而是需要人人参与管理。化解怕损,书籍本就是期待人们阅读的,如果一本书被大量阅读,有了损坏,那并不是一件坏事情,反而体现了书籍为人所用、为人所学的存在意义。化解怕乱,开放书架的管理建立了专人专管制度。读者服务部的学生们分为三个部门,分别管理书库、学生阅览室和开放书架。这等于学校的全部图书都有学生在参与建设和管理。同时,开放书架的专人专管是轮动制度,书籍可以更替,杂志可以换新,人员认领到期可轮动,那么书籍一直都有悉心呵护它的人存在,所以怕乱的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沈杰校长说:“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个处处是书的校园环境,营造一种书香四溢的阅读氛围,形成人人读书的阅读局面;最终目标是把学校变成一座大图书馆,用阅读引领学生成长,用阅读润泽生命、开启智慧、奠基人生。”根植于这样的建设理念,独具校园文化的开放书架,便成为附中亮丽的风景线。附中人在图书馆的借阅量提升了6倍,这些有数据可查的阅读量,还不包括开放书架的使用数据,学生和教师们也非常喜爱这样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

    “进入图书馆,我们伫立在千百条道路的交叉点上。有的路通往无边的海洋,有的路通往绵延的山脉,有的路向幽深的心底伸展。不管你朝哪个方向奔跑,都不会遇到障碍。”这是诗人泰戈尔对图书馆的感想。在首师大附中,这似乎变成了现实。

    (作者系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图书馆馆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