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可以这样创意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5-03-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为了配合新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方式,教师应该全方位升级课堂教学,为学生营造熟悉、易融入的学习情境,布置个性化的作业练习,让他们在更愉悦的氛围中,自主合作、深入探究。

  

  合作学习是近年来逐步成熟的一种新型学习模式,它的普及不仅有助于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与经验、自主探究思想与方法,还有助于将教师的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的认知过程。因此,合作学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与创新性,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设计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教学实践中,为了配合合作学习方式,教材的问题情境与课堂练习是否可以根据学生生活经验进行改革?教师又应该对作业布置进行哪些创新性的设计呢?同时,作为学生,能否在独立学习与小组合作的启发下,突破教材已有的方法策略进行大胆尝试与多样表达呢?

  案例1:搭配中的学问

  “搭配中的学问”属于综合实践课,通过“小丑搭配服装”等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简单的搭配方法,并学会用适当的方法表示各种搭配,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我们发现,教材中给出的“小丑搭配服装”问题情境离学生的真实生活情境相对较远,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迁移。于是,我重新整合教材内容,选取了便于学生认知与感悟的一项体育项目——羽毛球比赛。学生喜闻乐见,自然会更有探究的兴趣;接着,我设置了相应的探究内容——有5名羽毛球运动员,其中有2名男选手和3名女选手,他们之间能组成多少对混双组合呢?

  讨论“能组成多少对混双组合”是这节课的核心活动。在正式进入核心活动之前,我还对“引入问题”进行了重新编排。

  师:根据画面,你能猜出是哪项体育比赛吗?

  生1:羽毛球比赛。

  师:关于羽毛球比赛,你知道都有哪些比赛项目吗?

  生2:有2个人的比赛,有4个人的比赛。

  生3:一种是单打,一种是双打。

  师:什么是单打,什么是双打?

  生4:2个人比赛,1人1组,这是单打;4个人比赛,2人1组,这是双打。

  师:2人1组,如果按照性别来划分,可以有哪些组合方式呢?

  生5:2名男选手1组,2名女选手1组,1名男选手和1名女选手1组。

  这4个问题在难度上是层层递进的,第4个问题更是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搭配的意义,这也为下面混双组合的解读奠定了认识基础。也就是说,“1名男选手和1名女选手1组”,这是羽毛球中“混双组合”的直观理解。通过性别来划分属性,学生明确了这节课的要求与内容,接下来,他们要进一步通过独立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解决具体的搭配组合问题。

  在解决“混双组合”的搭配问题时,学生尝试了多种方法。教材重点讲解了“图形连线法”与“字母表示法”,然而,学生在实践中的思考方法远不止这些。

  图形法。与教材中的方法相比,学生的创新之处在于,不仅统一用△表示男选手,用○表示女选手,还在图形中添加了选手的名字,以便区别同性选手。还有的学生在图形中添加“男1”、“男2”等字样进行区别,这样的表示更加清晰、准确。

  序号法。这是教材中没有的方法,学生根据学习单上给出的图片顺序,自主给每名选手标号以示区分。

  字母法。教材用A、B两个字母区分两类事物,而学生根据已学过的英文字母,将选手分别用A、B、C、D、E来区分。这与标号法有异曲同工之处,可谓活学活用、举一反三。

  算式法。学生总结出加法算式2+2+2=6、乘法算式3×2=6。这种方法是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小组讨论中取得的成果。

  原图连线法。利用已知图形直接作图,简洁又方便操作。

  名字简写连线法。与图片连线法相似,只不过用汉字替代了图片。

  案例2:我身边的时间

  这是一节复习课,内容是搜集与整理生活中的各种时间元素。在前一天,我就给学生布置了需要小组讨论并展示的内容,希望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感受时间中包含的数学信息,体会数学与时间的密切联系,并能自主探究出其中的规律。在小组交流作业设计时,学生呈现了许多与众不同的创新之处。

  小组推选作品1:粘贴发票找时间

  这是学生推选的最具创意作品,评价如下:

  生1:这名同学特别善于观察,将家中存留的超市发票与银行凭证搜集起来,并有序地粘贴,非常有创意。

  生2:这些发票上有以“年、月、日”为单位的出票日期,还有出票的金额,而这些金额不仅有大写的写法,还有小写的写法。此外,这两张银行凭证上还清晰地记录着具体的交易时间。

  小组推选作品2:手绘漫画记时间

  这是学生推选的最具趣味作品,评价如下:

  生1:在这幅作品中,小作者用漫画的形式记录了一天的生活,即起床、吃早饭、读书、离校、吃晚饭、休息等6个生活画面,形式新颖有趣。而且,这名同学的美术功底很好,让人佩服。

  生2:在每幅图中又穿插着钟表,通过钟表的时间,我们可以判断出这6幅图的时间顺序,让我们产生了探索的趣味。

  生3:作者将自己本身融入作业“一天的时间”中,让我们体会到合理安排时间和惜时守时的重要性,活学活用,非常有意思。

  小组推选作品3:个人作息看时间

  这是学生推选的最用心作品,评价如下:

  生1:在这幅作品中,小作者记录下一周的日常作息时间,包括在家和在校两个时间段,用简易的表格制作出来,特别清晰,让人一目了然。

  生2:小报中不仅有时刻,还有过程时间,可以很方便地计算出作者做每件事情用去的时间。和他比起来,我看书的时间太少了,应该向他学习。

  生3:他的设计非常新颖,左边是内容,右边是图画,还对图画进行了注解。通过图画内容,我们可以从作息表中找出相应的时间段,真有意思。

  小组推选作品4:食品价签标时间

  这是学生推选的最奇妙作品,评价如下:

  生1:小作者用脸庞做底,在脸庞上粘贴了食品价签与超市小票,然后把时间都标注出来。这种做法既有观赏性,又有趣味性,让人印象深刻。

  生2:在他的拼接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在小票上,我们还可以看到购买日期、食品价钱与数量。这就让我们找到了许多生活中的数学信息。

  生3:他的作品给我带来了许多启示。在制作小报时,我们可以粘贴、拼接,还可以手绘图案。

  (作者单位系北京市海淀区七一小学)

  教师反思

  通过重新设计引入情境和核心活动,我们发现,学生可以从真实的“羽毛球比赛”中发现“混双组合”的搭配含义,并能通过独立学习与小组交流,与同学分享自己的解决策略。学生之间相互借鉴、补充,讨论出的方法既有教材中的基本思路,也有他们在探索中整理出的方法。

  在对作业重新设计后,学生充分发挥了想象力与创造力,将小组汇报的内容紧密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主动寻找身边的时间,并用绘画、粘贴、摘录等形式展示出来,有趣而贴切。最后,他们成功地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掌握了记录时间的方法,体会了合理分配时间的重要性。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