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爱”文化育蓓蕾 立德树人向未来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5-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党徽闪耀,融爱强校”——阳信县实验小学领导班子合影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而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通过文化感染、熏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达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是解决这一根本问题的重要路径。

    坐落于“古笃马河之阳、韩信自燕伐齐屯兵之地”古城阳信的阳信县实验小学,始建于1975年,是一所具有厚重文化底蕴,又充满生机活力的齐鲁名校。近年来,学校赓续“以爱修德、以学广才”的校训,以党建为引领,弘扬“和融博雅、精诚日新”的学校精神,以“融爱”文化为核心,以红色基因为底色,以“四有”高质量发展为目标,锚定“124631”办学思路,深耕“五育融爱”课程改革,创新“六横九纵双线运行”管理模式,持续丰富文化育人内涵,彰显文化育人特色,成功打造了一所以高质量发展为主要特色的“融爱教育幸福强校”办学之路。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省级规范化学校、全国青少年创新教育实验学校等百余项荣誉称号。

    “融爱”育人、和风润雨,以文化人有温度

    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国家针对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

    “日新之谓盛德。”如何顺应新的教育发展形势,创新教育办学文化理念?

    阳信县实验小学经过反复调研和深入研究,确立了“爱为教育之基”,“以爱育爱”成为学校的核心价值和文化标签。它以爱铸就品牌之魂,演绎文化之韵,将“爱”的基因融入课程,融入师生的一言一行之中。

    学校秉承“融爱”文化理念,构建了“五育融爱”课程体系和“六横九纵双线运行”教学管理模式,着力培养“爱学习、爱健体、爱审美、爱实践、爱生活、爱担当”的时代新人,使其具备一生发展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成为“怀仁爱之心、扬美善之德、修儒雅之学”的阳光少年。

    “在‘融爱’文化的熏陶和引领下,让‘融爱’文化成为学校师生的信念。教师享受了教育的幸福,也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融爱’文化促进了学生、教师、学校的共同发展,为学生的一生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校长张广昌说。

    走进阳信县实验小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以红色为基调的“融爱”文化墙、“国家、党、民族、中国精神”和“国家领导人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宣传牌等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让人宛如置身于一个历史的红色时空中,无不释放出激情昂扬的红色能量,令人触景生情、油然而生敬意。学校把“融爱”文化作为传承红色基因、培养文化自信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并以开学典礼、研学军训、入队仪式、升旗仪式、主题活动、文艺汇演、节日纪念、毕业课程等鲜活的形式,将传承红色基因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让学生从小立志向、有梦想、敢担当、向未来。

    文化的力量润物无声。如今,打造“书韵飘香的智慧学园、爱心洋溢的幸福乐园”已经成为阳信县实验小学上下共同的信念和不懈的追求,文化育人的氛围和育人生态在阳信县实验小学已经形成,“融爱”文化点燃了教与学的强大活力,促进了学校高质量发展。

    质量强校、勇立潮头,创新发展有高度

    如何在“融爱”文化的浸润和引领下孕育出“高质量”教育?用一流的办学目标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是教育教学事业创新发展有效的“催化剂”。

    阳信县实验小学以“融爱”文化为内涵,提出了“四有”高质量育人目标。号召全体干部职工同心同德、艰苦奋斗,追求高质量的教师和学生的“有人”目标,美丽的校容校貌、浓郁的校园文化的“有貌”目标,有办学实力和影响力的“有力”目标与名气、名声和名望的“有名”目标。全校教师以一流意识、全局观念、奉献精神、踏实作风,共同承担起了高质量育人的历史重任。

    “四有”目标的确立,进一步凸显了学校文化育人底色和价值理念,在一流目标的指引下,学校把“建设以高质量为主要特色的融爱教育幸福强校”写入了五年规划,明晰了“124631”发展思路和实现路径,将“争第一,走在前”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全领域。

    “1”是围绕一个中心——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工作。

    “2”是做好两个保障——党建引领和安全稳定。

    “4”是打造四支队伍——领导管理队伍、班主任队伍、任课教师队伍、学生干部队伍。

    “6”是坚持六项原则——坚持依法治校,保证公平公正;坚持师德为先,以人育人;坚持实干兴校,不搞形式主义;坚持改革学习,为事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坚持以业绩为主,充分凸显业绩在教职工考核中的指挥棒作用;坚持师生至上,为师生服务。

    “3”是达到三个目的——让教师有尊严、让学生有进步、让学校有发展。

    “1”是最终实现一个目标——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124631”是一次回归理想的改革创举,是阳信县实验小学人才培养理念、目标和路径的具体体现。“124631”工作总思路实现了国家战略意志、育人历史使命、师生家国情怀的高度统一,学校以“实践、实干、实绩”为导向,在全校形成了建设高质量“融爱教育幸福强校”的教育共识。

    “五育融爱”、本立道生,善育英才有深度

    树木成长靠土壤,学生成才靠课程。课程是彰显学校特色的载体,学校的特色来源于课程,通过精品课程的打造,使学校真正有特色、出品牌,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打造一套具有“融爱”文化特质的课程体系是阳信县实验小学实现育人目标的关键之举和题中之义。学校基于学科的“融爱”课程体系分为“三级三域”,落实能爱、会爱、愿爱的爱心少年。

    学校围绕“融爱”核心文化构建了学校课程,在市主题式综合课程实验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旨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五育融爱”课程体系,以优质课程为培养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夯基铸魂。“五育融爱”课程体系一方面体现了“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又充分尊重了学生个性,尽可能地挖掘每名学生的潜能。

    学校特色课程体系的建设需要地域资源优势,同时也离不开校领导的高瞻远瞩及教师们的全力支持。为了让国家课程落地,更好地落实学科素养,学校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根据学科课程标准开发出了一系列特色课程。

    开展课后服务,助力“五育融爱”。学校积极推动“双减”政策落地,并在“双减”背景下对课后服务模式进行优化。学校实施了课后服务和校本课程的整体规划与调整,建造了“双减”背景下“双提”保障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在落实“双减”的过程中,发现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进行非学科类社团培训,而学习上暂时存在困难的学生在课后服务时间大多进行的是学科类辅导,他们参与非学科类社团培训的时间少,甚至无法参与。怎样帮助这些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兴趣参与到非学科类课程培训中,成为校领导思考的课题。

    学校对参与课后服务的学生进行了调研,发现他们在自己感兴趣的社团课程中还学不足、“吃不饱”,有更大的精力继续学习、深造。怎样满足这些学生的需求是学校全面、扎实落实“双减”的又一个研究课题。

    基于上述学校的实际情况,校领导研究决定创新非学科类社团课程的培训模式,本着“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启动了周末非学科类社团课程。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场地和设备开发学校教学资源,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精心打造了不同的社团课程。

    学校先后成立音乐、美术、创客、摄影、编程、轮滑、口风琴、葫芦丝、古筝等24门周六非学科社团课程,深受学生的欢迎,成效显著。体育社团的足球、排球、武术等都在各项比赛中获得了良好的成绩;音乐社团参与艺术节展演,成绩优秀;美术社团也积累了大量的优秀作品,艺术节成绩突出。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学校劳动课程规划从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三方面设置课程内容。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力量,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报效国家,奉献社会。

    其中特别突出的是,学校围绕农业生产劳动精心打造了“桃李园、耕读园、百草园”农业劳动基地,合称“三园”,共2000余平方米。目前“三园”农业劳动基地种植蔬菜、瓜果、农作物共计70余种,分为班级劳动实验田、科学实验田。学生和教师在这里播种、除草、浇灌、收获、观察、记录……“三园”成为师生体验劳动乐趣、养成劳动习惯、收获种植成果的重要载体,发挥着劳动教育育人的重要功能。

    阳信县实验小学这些特色课程早已成为学生们追捧的精品“热课”,“融爱教育”使学生终身受益。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