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一案”让学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长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5-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徐州市第三中学学生成人礼 徐州市第三中学学生开学礼 徐州市第三中学校门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如果说教育事业是一艘前行的大船,那么“培养什么人”搭建起了大船的骨架,“怎样培养人”是航船的操作指南,“为谁培养人”则扬起了前行的风帆。进入“十四五”发展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迎来新契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的发布,以及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目标的提出,对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学生关键能力、推进教育改革进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深植于钟灵毓秀之地的徐州市第三中学(以下简称“徐州三中”)与新中国同龄,学校秉承“共享成长”的校训,坚持“每一名学生都有无穷的潜能,每一名学生都会成为优秀的个体”的理念,形成了“教育是让学生用自己力量成长”的教育观、“学生是自我成长的探索者”的学生观、“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的教师观、“课程是学生成长的助推器”的课程观。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学校以创建品质卓越、特色鲜明的省高品质示范高中为目标,根据每名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量身打造符合学生发展方向的“一生一案”教育模式,走出了一条“让学生在徐州三中成为更好的自己”的教育发展之路,学校也因此赢得了诸多美誉。

生涯前瞻

量身打造成长规划“一生一案”

    中学阶段是学生由未成年过渡到成年、思想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通过学习、活动尝试自己感兴趣的职业活动,职业倾向性趋于某个特定领域的阶段。徐州三中通过把生涯发展理念和内容融入现有的学习体系,将生涯发展与课程教学及学习活动相结合,以改善学校教育效果。

    生涯教育聚焦学科中蕴含的专业知识与职业信息,挖掘学科内容中的生涯教育内容,在学科活动中体现生涯教育的理念,增强生涯规划意识,尤其是深挖学科应用层面的生涯教育内涵,从学科人物、学科职业、学科行业、学科专业、学科应用、学科前沿、重大热点等方面延伸高中学科教学在学生生涯规划方面的作用,不仅满足学生学习需求,而且有利于学生规划未来。

    基于此,学校通过开设“适应发展·规划未来”等专题讲座和生涯规划课程指导学生掌握认识自我的方法;通过“525心理测评系统”为每名学生提供“学科特长分析”“霍兰德职业倾向”“16pf性格测试”“MBTI”等专业测评服务,帮助学生进一步理性认识自我。学校还为每名学生编印了《学生成长规划书》,为学生成长量身打造“一生一案”教育模式。

    《学生成长规划书》由“自我再认知”“设计自己的未来”“职业、专业的选择与发展”“未来学业发展”“导师评价”“理想高校、专业”等几个板块组成,每学年修订一次,引导学生谋划未来,记录成长轨迹,准确定位短板学科和学科短板,使学生的学业选择与发展有目标、有计划、有反思、有指导,通过系统的记录和反馈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对选择学科和大学、择业等目标更清晰、方向更明确。学校还成立了学生成长指导中心,推进生涯规划教育,形成学生职业社团课程、学生成长好课堂、生涯规划通识课程、职业体验活动、生涯规划交流展示活动、生涯规划与心育融合体验活动等6门课程,生涯规划课程年级衔接,呈阶梯式上升。

    学校通过主题班会、讲座等多种途径,采用想象、讨论、辨析、实践等方式开展理想教育,引导高中生初步探究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与理想的关系,让学生对理想的认识从感性发展到理性、从抽象发展到具体,指导高中生确立清晰的理想,从而产生一种对未来的强烈憧憬,激发学习的动力,提高学习效率,为实现有理想、有目标、有价值的人生奠定坚实基础。学生通过《学生成长规划书》设计自己的未来,将理想与现在的发展紧密结合,激发学生成长的内在动力。此外,学校还积极组建了以“生涯规划教育”为主题的学生社团,2018—2019学年组建了“建筑土木”“机械电气”“软件工程”等16个社团,2019—2020学年组建了“教师”“公检法”“新闻传媒”等11个社团,2020—2021学年组建了“心理学”“企业家”“行政管理”等14个社团。学生与来自不同职业和专业的专家、从业人员进行交流,听取专业人员讲座,每个生涯社团活动结束时完成一份生涯研究报告和小组生涯研究总结。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发现优势,培养兴趣、挖掘潜力、规划发展,让学生在学校教育中自由自在地汲取营养、快乐成长。

    “一生一案”模式是根据每名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量身打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案,是教师服务于每名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行动,是学校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服务于每名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实践,是把以生为本、因材施教教育原则贯彻到底的教育探索。为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激发内在学习动力,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及办学品位,学校自2019年起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包括计算机、建筑设计等12个方向的生涯探索社团,建立了学生成长导师制度,以生涯访谈、生涯体验、生涯演讲和小组合作展示为主要内容。每期生涯社团活动共设置6—8课时,分3个阶段由校内外成长导师共同负责实施。第一阶段,由校内成长导师开展“自我认知与职业发展”“生涯规划教育”等主题生涯教育课程,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并对职业探索的方法与过程有初步了解。第二阶段,由校外导师从“职业介绍”“职业选择”“工作场景”“入职条件”“专业发展”“入职建议”6个方面向学生介绍职业发展背景。学生根据校外导师的展示结合自身探索的诉求与校外导师展开互动交流,进一步进行生涯探索。第三阶段,各生涯社团分小组进行职业探索汇报,完成个人职业探索报告,在校外导师的带领下进行校外职业体验和生涯人物探访。通过生涯社团活动,学生初步建立未来发展的志向,为今后的选课和大学专业的选择奠定坚实基础。

“四自”为先

形成“六化三全”育人格局

    立德树人,就是要求培养德才兼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为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徐州三中坚持“教育是让学生用自己力量成长”的教育观,构建“自主认知(唤醒)—自主规划(立志)—自主激励(立德)—自主成长(立学)”的“四自”育人模式,做到思想教育系列化、养成教育经常化、生涯教育实效化、学生管理自主化、教育活动开放化、德育渠道网络化,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六化三全”育人局面。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教育的本真出发,融汇出“凝神聚力促三中优质发展、一心一意谋学生美好前程”的办学理念,形成了“求是求新求美”的校风、“为仁为师为范”的教风和“立志立德立学”的学风,积淀成为独特的精神风貌和优良的办学传统。同时,学校“三风”建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三风”建设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的各环节,把立德树人融入学校主题班会、节日活动、主题教育活动、仪式活动等德育活动,融进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抓住课堂教学主阵地,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将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中,融进学科教学、文化知识传授的各个教学环节;学校积极拓展校外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基地、劳动教育基地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把立德树人渗透到社会实践的每一个细节,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贴合学校实际,学校依据《徐州市第三中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要求,部署十大教育发力点:一是抓好队伍建设,加强师德建设,定期开展教师职业道德全员培训,提高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建立学生成长导师制;二是每周召开班主任例会,每学期召开两次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加强班主任业务理论学习和培训,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能力;三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发挥各学科德育功能,有效实施课程育人;四是抓好常规教育,规范学生日常行为;五是加强团队建设,发挥学生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作用,根据德育目标结合学生实际开展教育活动;六是以德育活动为载体,组织开展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教育活动,有效实施活动育人;七是加强和校外实践基地合作,有效实施实践育人;八是优化育人环境,有效实施文化育人;九是重视家校联系,发挥教育合力;十是改革学生评价办法,评选“学生之星”,引导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名学生,关注每名学生的成长,让更多的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找到成长中的自信,实现成长成才。

    学校认真贯彻执行《中学德育大纲》《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等文件精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形成了校长全面负责、党政齐抓共管、职能部门为主导、年级处为主体、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全体学生自主管理的德育管理体系,即“一小组、三队伍、五阵地”。“一小组”即学校成立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把德育工作落实到学校管理、教学和服务的各个方面。“三队伍”即锻炼管理育人队伍、教书育人队伍、服务育人队伍。“五阵地”:一是各学科课堂教学的课堂教学主阵地;二是以班会、主题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活动育人阵地;三是以广播站、宣传橱窗为主的文化育人阵地;四是以爱国主义教育阵地、社会实践基地为核心的实践育人阵地;五是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外聘辅导员等参与学校德育的家校社协同育人阵地,进而形成“三全育人”的局面。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