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校本教研的专题性整体性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6-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2019年11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强化校本教研。教研是保障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和践行高质量的校本教研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多年来,浙江省金华一中在校本教研方面不断探索和实践,走出了一条扎实、高效的教研相长之路。

    探索“四定两评”教研模式,丰富校本教研内涵

    金华一中有完备的学科教研工作机制和常态教研活动化、研训一体的教师发展机制。学校教研活动实行“四定两评”的模式——“四定”是指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主讲人,以学期为单位,提前谋划教研主题,让教师提前了解教研内容,充分思考;“两评”为评过程、评结果,既关注教研活动的过程,也关注教研活动的成效。

    为保障“四定两评”教研模式的有效实施,学校出台了系列文件,建立定点定人巡查、精品教研案例评比、每周总结反馈等制度,改变了以往教师参与度不高、教研活动内容随意等现象,使教师对教研有期待、有收获、有反思。比如,数学组开展磨题式的教研活动就深受教师们喜爱。

    近年来,学校校本教研经历了两个方面的变化。首先,校本教研从强调结果、注重工作痕迹,转变为积极研究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切实探讨真问题,勇于亮出真观点。近3年,教师问题研究意识不断增强,立项省级课题5项、市级课题21项,以课题研究为依托推进校本教研走向深入。比如,以省级课题“核心素养校本化”研究为抓手,带动一批教师深入研究学科核心素养,结出了丰硕的教科研成果。同时,通过校本教研着力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比如,在校本教研活动中专门对作业进行主题教研,在作业设计、布置、评价与批改、统计分析、订正与反思等方面开展研究,达到提质减负的效果。

    其次,由教学研究转向全面育人研究。当前基础教育进入全面提升育人质量的新阶段。教师不仅要在教学上实现专业化,而且要在德育上实现专业化。学校坚持德育为先,校本教研也由教学研究转向全面育人研究。具体来看,注重研究学科的育人价值,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分解细化到各学科的教学目标中加以落实。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用学科知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突破学科德育的实施难点。注重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研究校本课程开发,以课程全方位、多层次、分年级进行主题育人教育,在高一、高二、高三分别开展生命教育、责任教育、成才教育

    拓展校本教研的形式,开展深度教研

    深度教学和深度学习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教研活动也应该追求深度,以此促进深度教学与深度学习。学校开展的深度教研主要体现在教研的联系性、专题性、整体性上。

    打破学科壁垒,定期开展大文科、大理科教研。文科教学有相通之处,数学、物理、化学之间也有值得相互借鉴的地方。学校教研活动特别注重跨学科教研,例如,我们举行大思政视野下的文科教学研讨会,融党史教育于文科教学中,邀请专家作报告,并从教学实践出发,将党史学习教育和学科教育进行科学有效的挖掘融合。

    实行学科组与教研组双轨制教研。学科组教研活动覆盖学科全体教师,教研组活动则分年级进行。学科组活动每两周一次,教研组活动每周一次,内容各有侧重。学科组校本教研“务虚”,强调大专题,侧重于新课标落地、新课程实施、新课堂教学模式及历来的重难点研讨;教研组教研“务实”,注重小切口,追求小、准、实,致力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例如语文学科组集体研讨基于学科基地校平台的高中语文读写学习模式,高三语文教研组研究诗歌鉴赏复习备考中的“人”的鉴赏。

    搭建“随堂听课+跨学科交流+跟踪式反馈”闭环型的校本教研渠道。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校本教研是落实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着力点。学校领导带头听课,不仅要随堂听课,还要跨学科交流,更要跟踪式反馈,随堂听课重在听课的频度,跨学科交流重在听课的广度,跟踪式反馈重在听课的质量。注重听课评价,确保听课教师都能及时写出听课感受、突出亮点和需要改进之处,使得听课者和上课者都有所收获。

    打造“互联网+”精准型的校本教研方式。以往,校本教研通常是基于经验的分析,难以做到数据驱动下的精准诊断。2015年学校成为“互联网+智慧教育”的试点单位,专门成立了智慧教育处,促进教师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近年来,学校以智慧教育平台提供的数据为基础,进行学情分析,深度挖掘数据价值,为教学找准发力点,并进行个性化的作业布置与反馈,推动基于数据分析的个性化教与学。

    增强教研实效性,提高教师参与度

    经过几年的摸索与实践,“四定两评”校本教研模式以高效的教研策略给教师教学提供了改进的方向,以直观的针对性给教师专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改变了以往校本教研无序化和随意性现象,提升了教师的参与热情,保障了研修效果。教师的新教材解读能力、科研意识不断增强,教学实践中产生的疑难问题在集体教研中得以破解。校本教研更扎实、更有效、更接地气,形成了求真务实的校本教研氛围。

    随着校本教研的持续发力,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不断提升。在各类教学比武中,学校教师有100多人次获得市级以上奖项,近3年,300多人次在省内外作讲座、开设公开课。学科组的学术氛围日渐浓厚,对外辐射影响力不断增强,学校获评“浙江省教科研先进集体”,数学组被评为“浙江省优秀教研组”,另有3个学科组被评为“金华市优秀教研组”。专业研究与实践探索相互促进,学校正在进行学术型科技高中建设的课题研究和实践,加快普通高中特色多元发展。

    在推进校本教研的实践中,我认为以下几点需要格外关注:校本教研要唤醒教师的热情,不搞形式主义,研讨教育教学中的真实问题,注重实效;要提高一线教师的参与度,挖掘每位教师的优势,发挥名师骨干的引领作用,开展抱团式研修,既重视教师个人的学习与反思,也强调教师间的专业切磋;碎片化的研究无法让教师进行持续而有深度的思考,要加强主题教研,使教研活动有方向、有抓手。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进校本教研从制度化、规范化走向精品化,做精做细校本教研活动,以研促教、以教带研,促进教师自我驱动、不断成长,助推学校持续高水平发展。

    (作者系浙江金华第一中学党委书记、校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