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立五强”工作法培养新时代“幼师”人才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7-0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泉幼”)在132年的办学历史中,始终坚守“师范”本位,坚持面向服务教育强国战略需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作为福建省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在多年来的改革实践过程中,逐渐探索形成了“五立五强”典型工作法,着力打通了“幼师”人才培养“全链条”,2022年2月顺利通过福建省教育部门评估验收。

    立本强根基

    “3488”党建引领打通“思想链”

    学校党委构建功能上强化政治、教育、服务“三个突出”,质量上坚持高度、广度、精度、热度“四个维度”,任务上加强政治建设、思想引领、研究阐释、队伍建设、廉政建设、纪律教育、制度建设、示范引领,推进党建体系标准化、学习教育常态化、思政工作专项化、办学治校科学化、权力运行规范化、意识形态责任化、管理服务精细化、特色项目品牌化,确保内涵发展“八加强八推进”的“3488”党建工作新机制,打通“幼师”人才培养“思想链”。

    注重“提质增效”强基。设立“泉幼党建和内涵建设提升年”,健全党委、党总支和党支部三级考评体系,形成“学期党建例会、季度工作抽查、双月实地督导、先进通报表扬、后进约谈提醒、年度述职反馈工作”的党建闭环督查机制。

    注重“并线融合”固本。创建“党建+产教教育改革”“党建+立德树人”“党建+双师建设”“党建+邻里实践活动”等四项载体,打造学校“亮灯”领航工程,落实涵盖教育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基础建设等八大类“我为师生办实事”具体措施。

    学校荣获省级标杆院系1个、样板支部3个,省级“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1个,全国第二批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1个。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组建的11支实践队200多名师生暑期到乡村、社区支教。权威媒体报道了学校党员干部护航学子返乡求职路,凸显了“福建泉幼担当”。

    立德强师风

    “两代师表一起抓”打通“示范链”

    积极探索“‘三爱’精神促进、课程教学跟进、第二课堂增进、校地协同推进、考核评价督进”的“五进”两代师表一起抓的长效机制,打通“卓越幼师”培养“示范链”。

    以学校“三爱”精神为教育导向,加强职业道德学习。将学校百年办学底蕴凝练形成的“爱国爱校、爱拼敢赢、爱严相济”的“三爱”精神融入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课程中,坚持“门门课程有师德”,创设校领导“思政第一课”“菜单式宣讲”工作机制,党委书记、校长、支部书记等带头给学生上师德专题课。

    以“五化育人”为目标导向,强化高尚师德养成。构建师德“宣传+教育+培育+考核”的师德文化建设体系,构建闽南文化融入“人才培养+艺术表演+艺术创作+非遗传承”的艺术文化建设体系,构建“人文关怀+严格落地+宣传引领”的制度文化体系、“职业行业标准+线上线下立体实践”的行为文化建设体系、“泉幼标识+书香校园+海丝景观+学前专业实训室”的环境文化建设体系,打造泉幼“五化育人”工程,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

    以优秀校友为宣传榜样,选树身边师德典型。发挥优秀校友“蝴蝶效应”,邀请名校长(园长)、名师骨干开展“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论坛,教师节“教育世家”分享会设立以优秀校友命名的“王迪文奖教金”进行“师德标兵”评选活动。

    学校在金平果中国科教评价网公布的2022—2023年中国高职高专院校竞争力排行榜中位列师范类院校第5名。“新时代师范院校‘两代师表一起抓’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获得“十三五”课题结题,涌现出朱娜珍等一大批优秀校友,闽西南的幼儿园教师中有80%毕业于泉幼,形成了“两代师表,代代传承,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的“福建泉幼特色”。

    立业强师能

    “五点融通”培养体系打通“质量链”

    对标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师资新要求,构建“岗课证赛创”五点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与“1+X”证书制度试点内容紧密衔接的课程体系。

    立足教师教育岗位,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在思政课程上构建“一核”——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核心,“两翼”——新思想读书社+微信公众号,“四维”——“专题式理论教学+交互式在线教学+菜单式实践教学+多维度评价体系”的模式让思政课鲜活起来。坚持门门课程有思政理念,构建“部门联动、上下联通,课程联动、目标贯通,教师联动、团队联通,课堂联动、评价联通”的“四联四通”课程育人体系。

    立足“一专多能”职业特点,强化以赛促练实践反思。学校采用“第一课堂学习+第二课堂赛事+社会实践实训”的方式开展涵盖教育、活动、技能、体育和艺术的一系列线上线下特色比赛,在幼儿园教师综合技能测评、幼儿园保教活动分析、幼儿教师职业素养测评、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方面多形式高效率开展“卓越幼师”赛事辅导,以赛促学。

    立足岗位多元趋势,强化特色“1+X”证书通过率。学校是首批全国“1+X”母婴护理证书试点校,在理论考试和实操方面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通过“泉幼母婴护理双师”团队建设,全面提升学生母婴护理专业技能,学生考取幼儿照护证书通过率达98%。

    立足智慧学前教育前景,打造特色“双创”团队。解决“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单一、就业面狭窄”等问题,不断探索“双创+”育人工作模式,通过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等,开创协同育人新模式赛创融合。通过邀请省内知名的学前专业方面创新创业导师走进校园开展专题讲座,将大赛优秀项目引入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对接校外导师与优质资源进行跟踪服务等方式,在幼儿园环境创设、婴幼儿绘本、婴幼儿早教玩具、幼儿舞蹈等方面营造校园创新创业氛围。

    学校获得首批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全国“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等荣誉称号。学前教育专业为省级精品专业,“幼儿环境创设”参加全国创新创效创业大赛荣获“挑战杯”国赛特等奖。《幼儿舞蹈教育用压腿防护装置》荣获实用新型专利。在人才培养质量上积累了“福建泉幼经验”。

    立行强融合

    校园“双元”共育打通“人才链”

    以闽西南学前教育联盟、泉州市幼教集团、泉州市职业院校学前教育联盟为主体,形成产教融合“3+N”模式,打通“卓越幼师”培养“产业链”。

    构建“三链”融合、校园“双元”共育卓越幼师新模式。将幼教行业链、人才链、教育链“三链”有机融合,通过校园“双元”“四共建·四共同·四共研·四共构”的实施路径,实现“职前3年育新人、职后5年育新师、职后10年育骨干、10年之后育名师”的目标,园所和高校教师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为理念,协同设计“校内实训—校外实践一体化”呈现岗训精准对接的层层递进式设计特点。

    共建“3+5贯通制”育人活动体系,双元共育“四有”好老师。开展“培英幼师技能竞赛”“培英体验式教研”等一系列活动,以学校专家型教师与幼儿园骨干教师组建“产学研”名师工作室,培育幼教骨干与名师。

    学校是福建省高素质师资教育培养基地,幼儿园和小学师资培训达到每年2万多人次,打造了服务闽西南乃至福建省学前和小学教育事业发展的“福建泉幼模式”。

    立创强服务

    “四个精准”打通“输送链”

    基于振兴乡村教育、“二孩潮”迎来的幼儿园入园高峰、三孩生育政策的开放等背景,学校在服务社会方面做到“四精准”。

    师范类“二元制”精准助力民办师资学历提升。以“招生招工一体化,企校主导联合育人”为主线,服务乡村民办幼儿园和幼教培训机构的教师学历提升。构建了企业与学校二元主体、学徒与学生二元身份等7个以“二元”为主要特征的师范类“二元制”人才培养新模式。已培养5届共计500多名学员。 

    省级名师“送教下乡”精准服务乡村振兴。以乡村小学(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组建了包括正高级职称、高级职称,特级教师,福建省名师、名园长、学科带头人,泉州市名师、名园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在内的高水平送培团队。输送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优秀的教学方法,促进乡村教育的改革创新。

    结对帮扶精准指导闽宁合作教育发展。2017年以来,学校先后派出8批35人次前往宁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开展说课、公开课、听课、评课等系列帮扶。学校共接受宁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7批31人次来学校跟岗学习。

    开放合作精准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前教育共享共融。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