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艺术类高校课程思政的独特风景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9-2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202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对于艺术类高校而言,如何通过教学改革解决课程思政“表面化”“硬融入”“效率低”等问题,实现课程思政与艺术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是当下应深入思考与实践的课题。

    筑牢文史哲类公共基础课程的思政阵地。《纲要》提出,艺术学类专业课程要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筑牢文史哲类公共基础课这一思政教育阵地。针对艺术类专业学生文化基础和理论学习习惯相对薄弱的现状,公共基础课程如大学语文、艺术概论等能够充当连接思政课程与艺术专业课程的桥梁,促进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研读和理解。艺术类高校管理者要主动搭建专业课教师、公共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交流合作、定期研讨的平台,形成多学科背景相互交叉、良性互动、优势互补的思政教学团队,注重实现教师业务素养专业性与广博性的平衡;系统制定培养方案与教学大纲,以限定性课程、专题课程或选修模块等多种形式,将文史哲学科的学习融入专业教学体系,推动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共享,拓宽思政教学视野。

    提炼艺术类专业课程的特色思政资源。艺术类专业课程是凸显艺术类高校学科优势与特色的核心。近年来,不少艺术类高校都意识到过于重视技艺精进、忽视人文素养培养所造成的人才素质短板,并着力探讨让课程思政走进练功房、画室与舞台的可行性方案。艺术类专业课程自身蕴含着独特的思政资源。一方面,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出了不计其数的优秀艺术作品,民族艺术宝库蕴藏着极佳的课程思政素材;另一方面,爱国爱民、德艺双馨的古今艺术家群体堪当学生楷模,其高尚艺德对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着正向影响。教师引导学生培育正确的审美观、在审美体验中升华思想境界,不能仅停留在“技艺的美”“感性的美”层面,而要进一步挖掘和提炼凝缩在艺术性中的思想性、教育性。教师要在各艺术门类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大纲中贯穿对“史”的把握、“论”的学习与“观”的引导三条线索,将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经典艺术作品作为典型案例在课堂予以重点解读,从人物形象、艺术语言进入,综合挖掘这些作品在艺术审美性、文化先进性和思想引导性上的深刻价值,并形成相应的专题教材,建设思政案例,以艺术感染力唤起青年学生的情感认知和价值认同,并以思想性和理论性提升审美体验中的批判精神和创造精神,真正做到让学生入耳、入脑、入心,扭转消费主义浪潮下的审美虚无和价值虚无倾向。

    在艺术综合实践中发挥思政效果。在艺术院校教学中,如果将对特定艺术对象的研究与学习局限在教室、练功房和图书馆,难免不接地气、故步自封。思政教育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现实的关切,指引和帮助学生真正做到“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尤其是通过艺术研究、艺术创作、艺术表演、艺术管理和艺术教育等多种实践方式,把课堂上的抽象理论、一般原理转化为现实案例,汇入鲜活的生活和伟大的时代变革,把自身专业能力、艺术理想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紧紧融汇到一起。

    总而言之,艺术类高校在进行课程思政体系的顶层设计时,应当在宏观把握艺术类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基础上,在专门性的思政课程之外,因地制宜地将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实践类课程三大类课程的思政目标贯通融合,并以课程建设为主轴,统筹、活用艺术院校特色思政资源,整合多元专业背景的师资队伍,赋能思政教育建设,展现出艺术类高校在思政教育中的独特风景。

    (作者单位系北京舞蹈学院人文学院,本文系北京市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1YTC034]成果)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