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服务贡献能力显著增强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10-1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喜迎二十大·新时代新征程教育新篇述评⑤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今天,没有哪一项事业像教育这样,影响甚至决定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

    “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言犹在耳。这一高屋建瓴的重要论断,是对我国教育事业规律性认识的深化,将教育的重要作用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为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再上新台阶奠定了坚实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教育系统牢记使命,坚持跳出教育教育、立足全局看教育、放眼长远看教育,推动教育体系与产业体系、社会体系、科技体系有效对接,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了越来越强大的教育力量,教育服务贡献能力显著增强。

    推动科技创新着力破解“卡脖子”难题

    2021年12月,清华大学牵头设计的全球首座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首次并网发电,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少数几个掌握第四代核能技术的国家之一。而这只是我国高校瞄准关键核心技术、着力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的一个缩影。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强调,我国高校要勇挑重担,释放高校基础研究、科技创新潜力,聚焦国家战略需要,瞄准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卡脖子”问题,加快技术攻关。

    高校在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我国高校必须聚焦和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在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牢牢掌握自主创新主动权方面勇挑重担。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寄予的殷切期待,也是高校对国家、对民族、对时代的历史责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双一流”建设扎实推进,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校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在若干前沿领域取得重要原创性成果,带动一大批高校和学科持续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新增交叉学科门类,学科专业目录调整周期由10年缩短为5年,对国家急需学科专业的响应能力持续增强。

    基础研究是科技自立自强的根本前提,而高校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10年来,高校承担了60%以上的基础研究项目,获得了全部10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的6项、全部自然科学奖中的67%,成为名副其实的基础研究主力军,不断产生重大原始创新成果——

    薛其坤教授团队牵头首次从实验中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成为国际凝聚态物理领域近年来的重大原创突破;南开大学周其林团队发现了全新的手性螺环配体骨架结构,将手性分子的合成效率提高到新高度,解决了困扰不对称催化领域半个多世纪的难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牵头研制出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华中科技大学测得迄今最高精度的引力常数G值;西安交通大学研制出目前世界上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新型镁锂合金……

    “科技攻关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在2021年5月28日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断,为高校开展科技攻关提供了方向指引。

    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必须靠自力更生。教育部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组织高校充分发挥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作用,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加快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卡脖子”问题,聚力打造“国之重器”。从“神舟”飞天到“北斗”组网,从“羲和号”逐日到港珠澳大桥入海,一系列大国工程的背后,数百所高校作出了突出贡献。

    10年来,高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的国家科技三大奖累计突破1000项,获得了全部11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中的10项、全部技术发明奖中的72%,并获得了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牵头建设了60%以上的学科类国家重点实验室、30%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承担了8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10年来,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成效显著,绘就了我国教育系统科技报国的美丽画卷。

    深化产学研合作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曾几何时,地处我国中部地区、倚靠长三角的安徽省合肥市经济发展并不快。但是,“有朝一日春雷动,得会风云上九重”。2021年,合肥GDP达1.14万亿元,10年累计增幅213%,在主要经济强市中位居全国前列。

    亮眼的数据背后,是10年来每年约7万名职业院校毕业生扎根合肥的努力,职业教育成了合肥高速发展的“密码”。与合肥一样,在天津、宁波等地,职业教育依托产业办专业、专业链主动对接区域产业链,成了当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人力资源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依托。要优化同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教育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强调。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教育系统把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导向,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定不移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以高质量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高效能社会服务,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对促进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2022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的贺信中这样强调。

    面向市场、服务产业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功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也是职业教育最突出的办学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建设,明确类型教育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超额完成高职扩招三年行动目标任务。10年来,中高职学校(不含技工学校)累计培养毕业生7900多万,职业院校供给了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70%以上的新增从业人员。

    不仅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也主动将自身发展“小逻辑”服务服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逻辑”,高校深化产学研合作,在积极守护人民生命健康、扎实服务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主动融入区域创新发展战略、有力支撑科技冬奥成功举办等方面积极作为。

    10年来,教育部和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同布局建设了229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加强与行业产业龙头企业和地方政府深度合作,为产业和区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高校科技成果供给质量和转化效率也显著提升。10年来,高校专利转让及许可合同数量突破6.5万项,专利转化金额从8.2亿元增加到88.9亿元,更多的科技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哲学社会科学也大有作为。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结合当前国内国际形势,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建设作出的科学判断,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为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我国实施了面向2035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支持设立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各类研究项目3.6万余项。10年来,高校牵头建设了38%的国家高端智库,承担了90%以上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10年来,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日益成为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

    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022年4月16日,在太空“出差”半年的神舟十三号航天员顺利返航。与此同时,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博士毕业生孙一唯也决定回到生她养她的那片土地上——她签约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西安分院。

    和孙一唯一样,每年都有大批高素质人才投身航空航天事业。“嫦娥团队”“天问团队”“神舟团队”“北斗团队”等多支人才队伍,平均年龄都在30—40岁之间。这里面,教育功不可没。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时隔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又一次强调了这句话。

    2021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强调,要增强教育服务创新发展能力,培养更多适应高质量发展、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各类人才。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迫切需要培养更多的拔尖创新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10年来,教育部持续深化科教融合,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着力强化基础学科、工程师、技术创新等人才培养,全面提升国家“元实力”“硬实力”“锐实力”,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