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好教育”中遇见美好未来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10-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奥运精神传附小,百年校庆话赓续——庆祝华南师大附小建校100周年系列活动之“亚洲飞人”苏炳添进校园 ▲学校“美好”石刻

    承历史文脉,踏教育新程。已走过百年风雨历程的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华南师大附小”)立足新时代教育节点与自身发展现实,围绕“实施美好教育,成就教育美好”的办学理念,以“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为育人目标,通过“美好教育”这一桥梁,努力塑造“尊师爱生,教学相长”的校风、“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风和“明德、博学、行健、日新”的学风,走出了一条“人文融入,科研引领”的特色发展之路。“美好”就像灯塔,指引着师生前行的方向,烙印于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浸润于生命成长的点点滴滴……

    美好征程:

    沐百年沧桑 享一路荣光

    华南师大附小前身为1922年2月创办的广州市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1933年8月随大学更名为广东省立勷勤大学附属小学。1938年9月更名为广东省立教育学院附属小学,同年10月广州市沦陷宣布停课。1939年9月随学院迁至广东乳源县侯公渡复办并更名为广东省立文理学院附属小学。1942年4月由于搬迁频繁,学校停办,直至1949年复办。1950年10月随学院更名为广东省文理学院附属小学。1951年10月随学院更名为华南师范学院附属小学。1952年院系调整时期,中山大学附属小学和华南联合大学附属小学并入,学校进一步壮大。1968年9月更名为山鹰小学。1978年2月复名为华南师范学院附属小学。1982年10月定名为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至今。学校坐落于华南师范大学校园内,是广东省教育部门和华南师范大学共同管理的一所公办小学,也是仅有的一所省直属小学。

    百年间,虽数度更名、易址,但附小人的使命担当时刻不忘,“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的精神薪火相传。百年征程,步履铿锵。如今的华南师大附小,获得了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广东省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成果一等奖学校、广东省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示范学校、广州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田径 篮球)、广州市健康学校等荣誉称号。

    美好传统:

    承先贤智慧 铸家国情怀

    学校以传承非遗为抓手,在全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了解认同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积淀人文底蕴,提升儒雅气质,培养学生弘扬中国精神的责任和传播中国价值的担当,成为既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又有现代创新精神的一代英才。

    学校寓教育性、知识性、艺术性于一体,努力建设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将整个校园创设成为开放式的“非遗”博物馆,每个班的教室就是一个非遗项目小展厅,附小以自然班为单位,依据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创设基于非遗传承的隐性文化环境,设计并布置传统美术、传统戏剧、传统技艺、传统音乐、传统医药、传统舞蹈、传统曲艺、民间知识和民俗、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等十大门类46项非遗项目的班牌、门牌、墙画、宣传报、黑板报等,实现“一班一非遗”的班级生态环境。在全校班级中开创“传承传统民间艺术,感受非遗文化魅力”校本课程。全方位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涵养文化底蕴和家国情怀,全面发展并学有所长。

    2018年2月,学校被国家教育部门评为“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传承项目为“传统民间艺术”。学校以课程教学为基础,将传承项目纳入学校美育课程建设之中。2019年,学校被评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示范学校”,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将非遗传承和生命教育相结合,在探索“非遗进校园”广东模式的过程中,展现出自己的特色。

    在继承传统园林精髓的基础上,华南师大附小还积极建设课内外非遗无缝衔接的“五园八馆”校园生态。“五园”是指昆园、琢园、赓园、旨园、丁园,“八馆”是指八个非遗主题的教育场馆,包括赏玩结合的非遗博物馆、展示学校百年历史的校史馆、体现汉字艺术的汉字数字博物馆、融美术与音乐为一体的艺术实践美育馆、实施劳动技能教育的天光云影劳技馆、馆藏丰富的图书馆、学习拓印传统技艺的金石传拓馆和鉴赏、学习、感悟中国书法国画丰富内涵的书画馆,很好地满足了学生发展、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需要。

    美好教学:

    塑优品雅行 启善美人生

    华南师大附小立足儿童、放眼未来,以国学的视野、课程的视域、儿童的视角全面进行课程改革,努力为每一名学生设计课程,实践“孝悌亲仁,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止于至善”的教育精神,“美好”课程体系应运而生。

    学校加强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育的融合,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挖掘不同学科所蕴含的丰富美育资源,将美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在德育课程中,以“十二个学会”工程为抓手,让学生每个学期做到一个“学会”,最终养成“学会感恩”“学会环保”“学会礼仪”“学会创新”“学会自护”“学会阅读”“学会运动”“学会爱国”“学会交往”“学会学习”“学会劳动”“学会守纪”12个好习惯。在创建“十二个学会”系列课程的基础上,设置“六个走进”:一年级规范活动——走进校园学规范(学会守纪),规矩塑造美;二年级感恩活动——走进社区学感恩(学会感恩),爱心传递美;三年级科技活动——走进自然学科学(学会创新),科技创造美;四年级拓展活动——走进团队学自主(学会交往),团队串联美;五年级学军活动——走进军营学纪律(学会爱国),军营铸炼美;六年级学农活动——走进农村学朴素(学会劳动),朴素彰显美,循序渐进地将美德雅行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心间。

    学校深谙劳动教育对学生全面成长的重要意义,统筹安排课内外劳动实践时间,不断改进劳动教育方法和组织形式,让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鼓励孩子自觉参与、自己动手、随时随地、坚持不懈地进行劳动,每年掌握至少1—2项生活技能,并建设天光云影劳技馆,组织学生参加劳动研学、社会公益活动,让学生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

    美好育人:

    促思维提升 育核心素养

    回望百年,华南师大附小的一代代教职员工为了教育事业兢兢业业、默默奉献,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师范生,教学成果丰硕,育人特色明显,创造的6项教育教学成果获得了省级一、二等奖,3项教育教学成果获得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包括:“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小学生读写能力的研究与实践”获广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为创作而教: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的新探索”获广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国学经典吟诵方法和‘三步五径’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获广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小学数学‘五四三’多元作业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获广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双线组元下统编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单元模式与环节创新”获广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构建‘三位一体’非遗进校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育人新生态研究与实践”获广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一校“美好”不是春,共同“美好”春满园。华南师大附小积极发挥辐射引领作用,通过集团化办学,推广各项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带动更多的学校走向美好。集团旗下各成员校在学校的帮扶和管理下,基本都成为当地影响力较大的标杆学校。学校还充分发挥名校长、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示范引领作用,在此基础上,组建了校级“首席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教师”“新星教师”五级教师队伍建设梯队,在梯队内部实行“名师领衔、层级带教”的团队研修模式,让名师团队成为孕育优秀教育人才的“孵化园”。此外,学校长期坚持对西藏林芝、贵州毕节等地进行支教,促进资源共建共享,让“美好教育”之花开得更加温暖绚烂。

    百年筚路蓝缕,而今风华正茂。站在新的起点,厚重而青春的华南师大附小正高擎“美好教育”旗帜,携师生一起,用心感受美好,用情追寻美好,用智创造美好,向着学生热爱、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品牌学校的目标坚定前行!

    (张锦庭 江伟英 潘莉莉)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