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多维交融”赋能机电专业集群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10-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及产业变革的汹涌来袭,对复合型、创新型、发展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发紧迫。

    南宁市第三职业技术学校机电专业集群建设项目负责人黄永明、校长潘晓东、书记黄玲芝等成员,以及产教融合单位广西感知物联网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林兴志教授、潘翔教授,推动学校紧紧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打破专业壁垒,创新“一体多维交融”工匠人才培养体系,赋能机电专业集群,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一大批具有技术交叉融合、多岗协调作业能力的工匠人才。

    其背后所蕴含的创新思想和开拓实践,为新时代职业学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坚持问题导向:直面问题,创新“12335”工匠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直面现阶段存在的单一专业建设不能满足大产业综合性发展的需求,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企业缺乏高水平工匠人才,学生专业技能不过关、职业能力低下,实践教学资源缺乏、评价指标单一等问题,着力厘清解决问题的方法,积极探索构建机电专业集群,创新实施“一体多维交融”的“12335”工匠人才培养体系,“二元共建、三库合一、三向接力、五匠交融”创新产教融合工匠教育,培养适应大产业发展需求的工匠人才。

坚持目标导向:精准施策,以“一体多维交融”人才培养体系破解难题

    ——打造专业集群,化解单一专业建设与大产业发展之间的矛盾。

    依托职教集团66家成员单位、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和生产力促进中心理事单位81家企业组建机电专业集群,将电气技术应用等11个专业相联结构成一个有机体,在专业迭代发展中突破了小专业和单一专业的边界,着眼于竞争和合作,发挥“汽车机电技术应用”等4个产业学院的作用,促进服务产业链和创新链不同环节的专业相互补充、互为扩展。

    ——搭建“质造”人才产教一体和“三向接力”人才培养“立交桥”,解决人才就业与供给问题。

    构建“质造”人才产教一体核心,出品“名匠典范墙、企业技术能手经验集、课程化工作手册”。校企协同开发了79门核心课程及23本课程化工作手册式教材,发展“1+X”证书“岗课赛证”教育,把企业需求融入课堂教学,实现教学即实践、实践即生产。学生通过“中高职贯通”“中本衔接”和“企业就业”“三向接力”,找准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方向,最终解决人才供给的问题。

    ——构建“二元共建”和“五匠交融”体系,提升人才职业能力。

    依托南宁市中等职业教育集团,通过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和深圳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形成的产业集团、产业学院,以及3个国家与2个省部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广西教学名师工作室、4个市级名师成长工作室,形成“二元共建”,培育了一批技术过硬、动手能力强的教师工匠,并将“匠品、匠心、匠艺、匠工、匠人”“五匠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大大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优化“三库合一”资源体系,解决实践教学资源缺乏和人才培养提质培优问题。

    遵循“教学—诊改—竞赛”逻辑,与教学诊改库、教学资源库形成“三库合一”关系链。以此为基础建立了56个教学关键点、21个诊改着力点、77个教学资源与竞赛资源节点,以及93项与课程教学等相关的评价指标。

    经过不断创新,机电专业集群将难点打造成一个个亮点,使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迸发出澎湃活力。

坚持效果导向:成效喜人,学校发展焕发勃勃生机

    如今,“一体多维”机电专业集群从“赋能”转向了“富能”,汇聚了机电技术应用、汽车电子技术应用等11个专业。建设集群内“平台+模块+拓展”专业课程体系,制定了1个系列11个专业的机电专业集群建设标准、79门课程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学校获广西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出版专著9部,校企共同编写教材21部。

    学校与大中型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共建1个国家级别、3个省部级、3个市级实训基地和研究中心;主导成立职教集团1个、产业学院4所、“双师型”教师实践基地3个;建设优质教学平台10个。

    学校在人才培养全过程融入“五匠教育”,工匠人才培养成效显著,10年来师生获得市厅级以上技能比赛奖项897项,其中包括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计算机检测维修与数据恢复赛项一等奖。

    未来,机电专业集群将继续紧扣产业需求,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复合型、创新型、发展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蒙槐春 余浪英)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