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笔谈惬意教育:安顿学生心灵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8-3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惬意教室以其独特的对学生的心理关照,帮助他们安顿心灵、缓解压力、激发动力、唤醒生命潜能。在舒适的环境中,学生得以惬意地学习、生活,健康成长。

    ——————————————

    惬意性是苏霍姆林斯基人道主义教育学中的一条重要原则。惬意性是一系列自然、社会、教育、心理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一种情感体验,这些因素决定儿童从出生到长大成人前这一阶段,能否在良好的情绪环境中进行生命活动。惬意性原则要求班主任为学生打造惬意的教室环境,帮助他们在班级展现出自身的活力,更积极地参与教育活动,从而实现人道主义教育目的。

    悄悄话信箱,倾听心声

    教室的书橱旁边挂着一个“悄悄话信箱”,我告诉学生:“你们有烦恼、困惑都可以通过写信的方式向老师倾诉,老师会定期打开信箱,帮助你们解决烦恼。”刚开始两周,信箱空空如也,我在庆幸的同时也有些小失落。

    一周后,我收到了第一封信,学生赵红指出我在处理毛佳和王军的矛盾时没有完全了解清楚事情的真相,误会了王军。我大吃一惊,自己当时只顾及了女生的情绪,而忽略了一直默不作声的王军,甚至还批评了他。我感谢写信给我的赵红,并诚恳地向王军道歉。王军非常大度地原谅了我。这件事时刻提醒我,要全面调查问题后再着手处理,这样才能在孩子心中树立起公平、公正的形象。

    这件事后,我收到的信多起来,有的反映同学之间的矛盾,有的反映任课老师的问题,也有的反映与家长沟通不畅……我仿佛看到学生就站在我面前诉说心事。于是,我提笔给他们回信,同时还会选一个合适的时间、恰当的地点与他们真诚交流,缓解他们内心的压力。我还会与科任老师、家长沟通,引导他们多关注孩子、多理解孩子。

    悄悄话信箱成为师生、生生、家校沟通的桥梁。薄薄信纸传递信任,小小信箱承载关爱。班主任在打开学生心灵之门的同时,针对他们的个性差异,给他们进行心灵按摩。

    “为你点赞”专栏,积极心理暗示

    教室后墙上有一个精心设计“为你点赞”专栏。每天午饭后,我们打开“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其中的凡人小事充满正能量:他们或是替大学室友尽孝15年;或是每天擀500张包子皮,只为减轻父母的负担;或是为了保障村民安全,驾驶飞机撞向山崖……这些可歌可泣的事迹,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很遥远但又就在眼前,网络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哪怕千里之外发生的事,通过网络也能变得可亲、可感、可触,学生也可以从中受到教育

    学生提笔写下感言,有的说:“真是父爱如山,由此我也想到我的爸爸,我爱我的爸爸。”有的说:“山下是百姓的生命,眼前是个人的生死存亡,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你们选择了牺牲自己。向你们致敬。”有的说:“小小年纪就知道做力所能及的事,分担家务,而我却连自己的书桌都要妈妈整理,我要向他们学习。”

    学生从心底流淌出的是他们对自己言行的审视与反思,领悟做人的道理,汲取满满的正能量。学生将感言贴到“为你点赞”专栏,并大声读出来。有心的学生还会在家长帮助下,将自己的感言发布到“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的评论区进行互动。这样的交流,看似写在爱心形的贴纸上,实则是镌刻在了学生的心坎上,为他们一生打下了精神底色。这样的教室环境布置不仅是为了追求美感,而且给了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成就了他们的精神追求。

    “班级明星”,点燃昂扬的心态

    班级中总有一些内向的学生,因为不爱表达、不善展示而成为班里的“边缘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孩子都有其特长,可以鼓励他们个性化发展。针对这一现象,我在班里组织开展了“班级离不开他”评比活动,开设了“班级明星”专栏,引导学生关注身边默默无闻的小伙伴。

    “班级明星”有悄悄排列桌椅的小浩,有修整壁橱的小宇,有主动为同学分饭添菜的小佳……将班级中的“边缘人”引入全班学生的视线,为其量身定制“颁奖词”,展示他们的作品与照片,绝对是一部专题大片。在这部大片里,“这一个”“那一个”都是不可替代的唯一主角。这些平日里“名不见经传”的学生,在集体中逐渐发现自己、展示自己,收获满满的自信。

    惬意教室以其独有的对人的心理关照,让学生安顿心灵,缓解压力,唤醒生命潜能。

    (郭敏,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教师、班主任,南通市第十八届园丁奖获得者,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出版有《无痕润德——情境德育理念下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与研究》一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