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队伍建设这十年:打造党和人民满意的“大国良师”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9-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十年来,在大力推进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进程中,我国教师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制度体系完善健全、全国教师队伍实现了量质齐升、教师地位待遇不断提升……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为教育强国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实现“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

    “国家兴衰系于教育,根本在教师。党的十八大以来,教师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有力支撑起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日前,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发展成效。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表示,十年来,教师队伍整体面貌发生了格局性变化,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教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基本形成。

    量质齐升,1844万教师支撑起世界最大规模教育体系

    2021年9月4日,“国培计划”名师名校长领航工程首批学员结业,227名学员获颁结业证书。

    自2018年教育部启动该工程以来,来自包括香港、澳门中小学在内的全国119位教师和108位校长,首批获得结业证书,并共同宣读做新时代的“大先生”倡议书。

    身为其中的一员,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尚义路小学特级教师潘彬在谈到自己培训时的感受说:“我的学术导师是博导,而我的实践导师是北京的特级教师,她带我走进了首都许多名校以及名师的课堂,让我对教育的理解增加了宽度。”

    近年来,许多像潘彬一样的优秀教师、校长受到了高规格培训,能力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这背后折射的,正是十年来我国教师队伍人才建设取得了重要突破。十年来,我国先后评选2675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712名国家级教学名师,培养227名名师名校长,打造364个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创建40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任友群介绍,目前我国专任教师总数从2012年的1462.9万人增长到2021年的1844.4万人。这其中,小学教师本科以上学历从32.6%增长到70.3%,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超过50%,高校硕士研究生导师从22.9万人增长到42.4万人,博士研究生导师从6.9万人增长到13.2万人。

    “这支规模宏大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成为支撑世界上最大规模教育体系的‘大国良师’。”任友群说。

    针对教师队伍建设的薄弱环节,十年来,通过持续推进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局面基本形成。这期间,“特岗计划”就为中西部乡村学校补充了103万名教师。

    同时,教育部还组织实施教师人才支教援助专项,通过“三区”人才计划教师专项、援藏援疆万名教师支教和“组团式”援疆、“组团式”援藏、中小学和高校银龄讲学计划,累计派出22.1万余名教师到农村和中西部学校支教讲学。今年7月,中央组织部、教育部启动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从东部遴选247名优秀校长,支持160个帮扶县每县建好一所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

    “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2021年9月,南京农业大学理学院退休教师徐凤君听说学校“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正在招募人员时,几乎第一时间报了名。与此同时,中南大学启动首批“高校银龄教师”招募,得知消息后,作为多年的老党员和老搭档,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系党支部书记满瑞林和系主任叶红齐也决定“挂帅出征”。

    在一批又一批像徐凤君、满瑞林、叶红齐这样的老教授相继奔赴的身影之中,部分西部高校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一系列援助计划的实施,促进了我国教师队伍短板加速补齐。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一大批高素质的“大国良师”持续涌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加强培养培训,中国特色高水平教师教育体系建立建强

    今年,华东师范大学第二年开展国家优师专项计划招生,继续为832个脱贫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中小学校定向培养一批优秀教师。

    来自吉林省的董春明被华东师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国家优师专项计划)录取,他说:“当一名教师是我儿时的梦想,或许脱贫县的孩子更需要一位可以帮助他们引导人生方向的优秀老师。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植根于基层帮助更需要的人,这是我的选择。”

    “优师计划”是国家实施的面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每年为脱贫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培养1万名师范生。未来,将有更多“董春明”奔赴祖国基层,在三尺讲台教书育人。

    作为教师培养的主阵地和“源头活水”,师范院校在建强教师队伍方面被“寄予厚望”。

    任友群介绍,十年来,我国建立了以215所师范院校为主体、510所非师范院校共同参与的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实现由“中师、专科、本科”三级教师教育向“专科、本科、研究生”三级教师教育跃升。实施部属师大师范生公费教育,十年招生8.5万人,90%毕业生到中西部任教。启动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中央安排50亿元支持师范院校建设。实施“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依托高水平师范大学支持薄弱地方师范院校建设……

    以“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为例,该计划依托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和地方高水平师范院校为832个脱贫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定向培养本科层次师范生,实现到2035年为每县培养100名左右高素质教师的目标。

    “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将在骨干教师培养、高水平人才引进、学科专业建设等方面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薄弱师范院校进行重点支持,为欠发达地区培养高质量基础教育教师,为乡村教育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专家工作组成员邬志辉表示。

    对于师范院校的发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一直给予大力支持。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蔡长华表示,十年来国家发改委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260亿元,组织实施中西部高校建设专项。专项实施中将师范院校作为重点,在资金安排、政策扶持上加大力度,优先保障。

    同时,“十四五”期间,国家发改委加强顶层设计,在教育强国推进工程中,将师范院校单列出来,作为一项专门的建设任务,集中支持50所左右优质师范院校。

    “这是充分考虑到师范教育特殊重要性作出的制度安排,是‘十四五’时期的一个创新。”蔡长华说。

    在做强师范教育的同时,十年来教师培训工作也取得突破性进展。国家持续推进实施“国培计划”,以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教师校长培训为重点,充分发挥名师名校长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各地建立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截至2021年底,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超过200亿元,培训教师、校长超过1800万人次,大幅提升乡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任友群透露,接下来将实施“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帮助名师名校长实现专业再发展,成为教育家型卓越教师校长,带动更大范围内的教师校长共同成长。他期待着,在“双名计划”的示范引领下,带动省市县各级协同联动,建立起国家、省、市、县层级发展、晋升有序的名师名校长培养体系。

    与此同时,职业教育“双师型”队伍建设加快推进,中央投入53亿元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实施“职教国培”示范项目,建立100个国家级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102家企业实践基地。

    “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是系统工程,也是长远大计,接下来我们将紧跟职业教育改革步伐,加强顶层设计,瞄准重点方向持续发力。一是进一步提高职教教师标准体系的规范性,二是进一步增强职教教师培养体系的开放性,三是进一步强化职教教师高质量发展的专业性,四是进一步提高校企人才双向互动的流动性。”任友群说。

    破解体制机制“痛点”,教师管理综合改革走向深化

    “截至2022年6月底,全国省市县三级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已如期达到或高于国家基本标准,有效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城乡均衡配置,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发布会上,中央编办四局副局长张文斌表示。

    据介绍,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国家标准于2001年制定颁布;2014年,在2009年将农村标准提高到县镇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县镇标准提高至城市水平,实现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统一;2019年,中央编办等部委出台专门政策意见,指导各地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职工队伍建设。明确要求按照标准及时核定教职工编制,满足发展需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更好地满足中小学教育事业发展,中央编办坚持把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保障作为工作重点。”张文斌强调。

    同时,通过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教师职称,深化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将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下放至学校,畅通教师职业发展通道等,我国持续推进教师岗位和职称改革。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目录     下一篇: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