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名校父母”贩卖焦虑“毒鸡汤”要不得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11-0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揭秘!清华父母如何培养孩子上清华”“北大妈妈教你这样教育下一代”“斯坦福妈妈强烈推荐这几本课外读物”“必看!哈佛爸爸总结的十大育儿心得”……各式各样的育儿号、视频号,每天都在输出五花八门的育儿观、教育观。正是因为这些“鸡娃号”贴上了“名校父母”标签,让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凡人父母”对里面传授的“秘籍”“宝典”深信不疑。

    然而,殊不知“名校爸妈”画的“饼”未必适合自家娃。一方面,这些“名校父母”的真实性无从验证,有不少是企业机构运作,目的是传播鸡娃理念,贩卖教育焦虑,推销商品服务,实现流量带货、流量变现。盲目相信“名校父母”所谓的鸡娃理念,只会加深教育焦虑,更可能被收割了“焦虑税”“智商税”。另一方面,相关内容的输出影响了“双减”政策的执行,有的甚至违背少年儿童成长规律,对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会产生一系列不利影响。

    日前,教育部就全国政协委员提出的《关于严防“名校父母”输出“鸡娃”理念抵消“双减”工作成效的提案》答复称,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双减”工作重要决策部署,联合中央网信办等部门继续开展线上巡查,集中治理蹭炒教育热点、编造虚假信息、渲染升学焦虑等恶意炒作行为,坚持露头就打、重拳出击,持续保持高压态势。

    我认为,治理“名校父母”的“鸡娃”营销行为要找准教育焦虑根源,标本兼治,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净化教育生态。

    一要解信息饥渴之急。家长对类似“鸡娃号”的追捧,更多还是源于信息饥渴和资源恐慌。因此,一方面要加强互联网平台信息监管,规范相关内容。对于把捆绑名校作为宣传卖点的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要严格查验身份信息,核实是否具备相关职业资格;要建立相应的惩戒机制,坚决打击炒卖教育热点、传播畸形“鸡娃”理念、煽动教育焦虑等行为。另一方面,要加强教育官方信息平台建设,建立集教育政策、教育理念、育儿方式、成长规律、疑难咨询为一体的信息服务平台,解决家长信息资源需求。

    二要解资源短缺之忧。“鸡娃”理念蔓延,诱导不少家长向“鸡娃界”进军,从侧面折射了教育资源不均衡仍然存在,“唯分数”“唯升学”“唯名校”错误教育价值观未得到根本扭转。一方面,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强统筹,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打破“名校”一位难求局面,办好家门口的每所学校。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建立“五位一体”教育评价体系,系统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要进一步优化中高考制度,推进小初高贯通式教育体系建设,深化考试内容改革,注重素养和能力考查。

    三要解导向偏离之惑。教育焦虑不断,“内卷”持续发酵,根本在于功利性教育理念的盛行和社会用人评价导向的偏离。因此,要统筹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建立多元化常态化教育沟通、共建、共享渠道;要大力宣传科学教育理念,引导家长和社会转变“唯分数”“唯升学”等功利性教育观念,营造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良好氛围;要引导社会教育向个性教育、兴趣教育、实践教育等方向发展;要切实转变社会用人导向,打破“唯学历”“唯名校”的就业门槛,优化社会选人用人环境。

    (作者系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