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内人课间10分钟,需要“动”起来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11-0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对于活泼好动的学生来说,课间10分钟无疑是他们的“快乐源泉”。下课了,三三两两在操场上追逐嬉戏,踢毽子、跳皮筋、跳绳,满头大汗了再回教室上课……不知从何时起,中小学课间10分钟不再有这种热火朝天的场面,学生基本被“圈养”在教室里。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908名中小学生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5.2%的受访家长称身边中小学“安静的课间10分钟”现象普遍,且在小学最为突出。原本,课间10分钟是最受中小学生欢迎、喜爱的美好时光。在这段时间里,学生除了上厕所,还可以喝水、聊天、做游戏、看课外书,或者呼吸室外的新鲜空气,望望蓝天、白云、绿树、鲜花,放松一下紧张的心情……然而,在一些学校,本该热闹的课间10分钟却变得静悄悄,甚至有学校规定“除了喝水和上厕所不允许出教室”。

    缘何?怕矣!怕学生受伤,怕承担责任。课间和午休,学校怕学生出现磕碰、扭伤等意外事故,更怕少数家长因为孩子受伤而向有关部门投诉。为了避免这些麻烦,一些学校不得已将学生一“圈”了之。

    教育部颁布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对学生的课间管理作出明确要求,“学校不得设置侵犯学生人身自由的管理措施,不得对学生在课间及其他非教学时间的正当交流、游戏、出教室活动等言行自由设置不必要的约束”“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因此,任何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该项政策的执行与落实,不能因为怕出事,就把学生“课间圈养”了事,必须从推进素质教育、改善学生体质的高度切实负起责任,把课间10分钟真正还给学生。为此,我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发力。

    一是改变家长的认识误区。充分利用好课间10分钟,让学生劳逸结合、身心愉悦,需要构建紧密、稳固和互信的家校关系,而这需要家长转变认识,避免过分担心与忧虑。部分家长出于对孩子安全的担心,选择默许或支持孩子课间不运动,实乃因噎废食。其实,孩子一起玩耍与游戏,偶尔出现推搡、受伤等意外状况,都是可以预见的,家长应该对学校多一些理解与包容,要冷静分析原因,而不是一味将责任推给学校。

    二是做好顶层设计。教育行政部门应出台指导意见,明确界定学校、教师的责任,在依法治教、建立完善校园伤害保险机制的同时,督促学校改变“安静的课间10分钟”现象,让学生在课间适度放松,充分发挥课间对学习的调节作用。

    三是加强课间活动指导与安全管理。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也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域。在保障学生课间安全的同时,学校应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进行短暂的活动放松,下楼跑步、做游戏、做课间操……真正让“阳光大课间”成为学生释放压力、愉悦身心的加油站。面对课间自由活动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学校可对校园内的各种体育锻炼空间及设施进行适当布局和安排,分时段、分批次引导学生开展相关体育锻炼活动。同时,制订科学、实效的安全应急预案,建立校领导、班主任、体育教师、学生志愿者全程参与管理课间活动的“大安全”模式,同时对学生进行运动、游戏技能指导和安全教育,为课间10分钟安全护航。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滕州市滕南中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