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立德树人的实践路径提供“朝阳样本”理想教育文化建设实践分享研讨会在京召开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0-11-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讯(记者 康丽) 11月5日,由北京市朝阳区委教育工委、朝阳区教委主办,中国教师报、朝阳区宣教中心承办,北京市润丰学校协办的理想教育文化建设实践分享研讨会在北京市润丰学校召开。朝阳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王世元,中国教育报刊社副社长、中国教师报总编辑雷振海,《人民政协报教育周刊》主编贺春兰,中国人生科学学会中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会长聂延军,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余清臣,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吴晗清,与来自北京市朝阳区各实验校负责人、课题组成员教师、课题组专家共同围绕“以文化为引擎 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主题进行研讨,分享“理想教育文化”引领下的课堂变革经验。

    研讨会上,作为“理想教育文化”课题的倡导者和总负责人,王世元表示,没有教育实践的理论就是空想主义、空中楼阁,只有实践才能出真正的大学问。朝阳区学校文化建设自2007年启动,经历了4个阶段历时13年的发展,在十几年的学校文化建设基础上提出了“理想教育文化”。经过两年多的时间,朝阳区各课题学校真正发生了改变,课堂已经初步实现了由追求知识教学向育人价值的转变,由培养学生解题能力向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转变,由统一标准的教育向尊重人性的教育的转变。孩子不仅收获了知识,更收获了敢于质疑、敢于表达、乐于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师不仅关注学生和文本的对话,更加注重师生间的对话、生生间的对话,努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实现了自我成长。

    课题引发的教育变革,学校最有发言权。当天,北京三里屯一中、北京市第十七中学、北京星河实验学校国美分校、润丰学校等参与课题实验的多所学校校长围绕“重塑课堂文化  创新教学深变革”“重塑团队文化  助推教师快成长”“重塑家校文化 打造育人全格局”三个主题展示成长与收获、分享心得与体会。聂延军、余清臣、吴晗清等与特级教师孙恒芳、马朝华、陶秀梅对实验校成果进行评点。

    活动期间,与会者现场观摩了润丰学校的一节物理课,对理想教育文化理念下的“合作·对话式课堂”有了更清楚、深刻的体会。接下来的圆桌对话环节,来自课题学校的负责人围绕“我眼中的合作·对话式课堂”纷纷发表意见,畅想自己理想中的课堂形态,并对未来课堂教学改革发展提出意见与建议。

    王世元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教育不是育分而是“育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尊重、民主、责任、科学”核心素养的“最佳公民”。他希望各课题学校能够在课改进入深水区的大背景下,主动适应时代新要求,进一步创新思路,扎实行动,让“理想教育文化”的步伐更稳健、更深入、更强劲,为立德树人的实践路径提供朝阳样本,真正推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内涵发展。

    记者了解到,理想教育文化建设实践分享研讨会是京湘基础教育论坛的预热宣传会。本次研讨会之后,2020年京湘基础教育论坛将于11月18日-20日以“深耕文化内涵,培育时代新人”为主题在北京市朝阳区举办。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