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师成长推动面向未来的教育第六届中国未来学校大会在京启动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0-11-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讯(记者 金锐) 10月20日,以“课堂革命中的教师蝶变”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国未来学校大会在京启动。大会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未来教育委员会和中国教育电视台共同主办,来自各地教育科研院所、高校、地方教育局和中小学校的专家、校长30余人参加了线下启动仪式,全国近万名校长教师通过线上直播全程观看。

    新冠肺炎疫情触发了大规模的在线教育实践,加速了学习空间和学习方式变革,让未来教育的图景更加清晰,也给教育改革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教师是课堂革命的关键变量,教师专业发展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本届大会旨在突出新时代课程教学改革中教师的专业发展,以教师的成长推动面向未来的教育形态和学校形态的革新。

    “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由教师决定,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创新和变革正在悄然发生,未来我们应全面聚焦教师队伍在教育事业中的主导地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未来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杨宗凯在连线致辞中说。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殷长春对未来教师提高自身素养提出三点建议,一是面向当今时代教育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终身化的发展趋势,努力探索教师角色转型的方向,发掘出适应新时代、匹配新格局的教师发展优化路径;二是着力推动探索成果在教师身上的扎实落地,有力有效地实现教师的真正获益与看得见的成长;三是不断总结过程中的宝贵经验,升级为发展思路与指导理论,辐射带动全国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实验室主任王素介绍,本届大会创新性引入了线上线下融合和教师深度参与式的组织流程。大会设置了数学建模、语文学科思维发展型课堂教学设计、项目式学习、“大概念”视角下的单元教学设计和混合式学习等主题。在3个多月时间内,通过4轮挑战任务对教师进行培训和筛选,最终选出50名“未来种子教师”。大会除了提供学习资料供教师自学完成挑战任务之外,还邀请了多位知名教育专家和优秀教师组成“导师团”,在线上和线下对晋级教师进行指导。任务全程由中国教育电视台团队拍摄和记录,并将在明年2月的大会闭幕式上进行展演和颁奖。当天启动仪式上,导师团的5位代表分别对大会5大主题的任务流程、参与要求和评选标准等作了详细介绍。

    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国家级综合性教育智库,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在2014年成立未来学校实验室,启动“中国未来学校创新计划”,并成功举办了五届未来学校大会。未来学校创新计划自2016年起被连续列入教育部年度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并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移动学习最佳实践案例。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