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记录45岁的“突围”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02-2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我的教育青春应该是从30岁开始的。虽然此前的我也一直积极追求、刻苦向上,但30岁那年,我才真正懂得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阅读。也因为这样,我才慢慢摸索出一些教育写作的门道,走上了一条自主、持续、个性化的专业发展之路。

    虽然一路发展还不错,但45岁,作为乡村教师的我开启了自己的“突围”之旅。也许是受了余秋雨《苏东坡突围》一文的影响,我才有了“乡村教师突围”这个想法,进而完成了同名书稿。

    很久以前,第一次看到“苏东坡突围”这个标题时,我就被其中的“突围”二字所惊愕。细读文本之后才领会到,苏东坡所突破的,原来是一种“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的心境之围,一种“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思想之围。

    那么,是什么“包围”了许多像我一样的乡村教师?我认为,不外乎4个方面:

    一是工资待遇方面:乡村教师的经济收入与其他诸多行业差距较大,横向比较弱势明显。

    二是劳动性质方面:工作时间长,竞争压力大,学生底子薄;家庭教育的缺失,社会环境的裹挟,导致许多乡村教师身心俱疲,体脑乏力。

    三是专业技术方面:固有的知识贮备,难适现实之需;专业发展进退维谷,课程改革举步维艰。

    四是精神体验方面:“寂寞的坚守”,并没有换来尊重的眼神;“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并没有享受到职业的“光辉”。

    与其说是“乡村教师突围”,不如说是那一段时间我个人最需要突围:职称上不了,名师评不了,调动少不了,职位升不了。

    幸好,因为平素的观察思考、实践检验、写作提炼,我梳理了“心灵突围”“理念突围”“课堂突围”“学校突围”等方面的文稿。于是,在那个最需要“突围”的阶段,我的这本《乡村教师突围》应运而生。

    我也将注意力从自身转向课堂,开始了一场“课堂突围”。

    课堂突围,需要我们具有一种“理想主义的态度”——“为劳动而生活”,把教育作为灵魂的一个枢纽工程,作为生命的一种表达方式,去追求和演绎一种“生命的课堂”:用知识“吻醒”生命,以生命“吻醒”知识,在知识落实、精神愉悦的基础上,始终贯穿着生命的召唤。

    课堂突围,需要我们探寻并遵循教学规律:关注“人”,突出“学”;低起点,慢爬坡;先“教死”,后“教活”;堂堂清,人人过。

    课堂突围,需要我们理顺开放课堂的辩证关系,坚持一种“中庸之道”:放开展示,不放指导;放开体验,不放示范;放开对话,不放效率;放开课堂,不放质量……

    45岁“突围”之后,我的阅读、思考、写作视野似乎更宽,进程也加快不少。我的教育青春也愈发有光彩。

    青春意味着什么?青春意味着激情,意味着奋进,意味着创造,意味着开拓。

    有人说,一个人青春与否,取决于心境,与年龄无关。我深以为然:只要充满活力、奋斗不止,不断“突围”,年方二八是青春,三十而立是青春,天命之年依旧是青春。

    (作者系湖北省特级教师、湖北省黄梅县苦竹乡中学教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