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长专栏“数字化”推动家校协同育人“提档升级”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05-1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信息化时代需要不断探索“互联网+家庭教育”的新思路、新做法。2018年10月,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加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家校(园)数字化项目实验区,为新家庭教育实验推进增强了新引擎。目前,全区共有25所学校(园)开展了项目实验,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数字化校园建设促进了学校品质的提升,为“学在邗江”教育品牌增强新动力。

    一是强管理。高度重视,层层落实,形成齐抓共管良好局面。面对当前互联网与社会生活的深度融合,如何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破解“互联网+家庭教育”,创新解决家庭教育问题的新思路、新路径成为亟待破解的难题。为此,区教育局成立以一把手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领衔、家庭教育指导科具体负责的数字化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在全区遴选确立20所学校(园)参加试点,并建立一把手校长负责制。定期邀请专家对班主任及家委会成员进行面对面、手把手指导。

    典型示范,激活内需,形成自我加压的动力系统。按照“先行一步,成长一批、带动一片”的思路,加强项目校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定期召开项目校经验交流会、问题诊断会、专题研讨会,及时设立目标、量化数据、激发动力、强化内需,把外力推动转化为内部驱动,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去年又有5所学校(园)加入项目实验。

    二是促优化。用“平台化”促进“常态化”。数字化平台资源丰富,具有活动发布、教育指导、生活反馈、资源应用、作业提交等多项资源,我们充分发挥数字平台的展示、评价、互动、分享等功能,真正实现平台使用的规范化、常态化与制度化。

    用“数字化”提高“系统化”。我们根据数字化平台推送的图文资料、视频直播、社会实践等内容,从主题、时间、内容等方面进行系统构建,形成工作有部署、有安排、有检查、有反馈的工作机制。

    用“活动化”带动“生活化”。各学校结合社会实践作业,开展班级、年级展评活动,引导家长提交活动图片、撰写心得体会,促进家长与孩子有效沟通,增强频率,提升质态。

    三是助提升。着眼线下,广泛开展“好父母同盟体”活动。充分发挥家长力量,开展以读书读报、实践体验、育儿经验分享为主要内容的各类分享活动,以家长“促、带、培”家长。后疫情时期,我们全面启动“家在邗城:新父母成长计划”,深入实施“相约云端,为爱赋能”成长营活动,通过云培训、云对话、云共读、云生活、云故事,引领家长成长,赋能家庭教育

    着力线上,深入开展新父母领读活动。我们对全区班主任提出“双师型”要求,既要会教书育人,也要具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能力。我们遴选100名教师担任新父母领读教师,利用班级微信群、QQ群开展主题沙龙、共读好书等线上指导、服务活动,促进家长自我成长、自我服务和自我提升。

    线上线下良性互动,深入融合。我们依托邗江教育发布、新家庭教育实验公众号、家园共育数字化APP平台,积极打造空中课堂、移动课堂,为家长提供“点对点”精准、优质服务。借力新家庭教育实验名师工作室骨干成员为核心力量,以《好父母指南》《家庭教育指导手册》为主要内容,制作微讲座、微课程在线上实时展播,引导家长随点随看。系统构建“互联网+”家校共育新机制,强化数字化点播、AI人工互动、在线网络投票、网络调查、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的运用,推进家校数字化学习、网上阅读等与日常生活的有机融合,助推家校共育新发展。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