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滴将美好种进孩子童年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08-2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我在浙江师范大学的研究团队近3年时间里,走访调研了浙江、四川、江西、上海等地的100余所中小学。调研结果显示,制约影视教育在中小学开展的核心问题主要有4个方面:对影视教育的理解片面单一,影视教育的潜力未得到充分挖掘;影视教育师资短缺,现有教师影视素养有待提高;教学资料匮乏,课程教材和相关资源库建设严重滞后;影视教育成果交流展示平台缺乏,经验得不到有效交流推广。

    因此,姚锦燕在校园尝试这门“非主流”课程的初衷非常值得关注。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她敏感地意识到“孩子很容易被票房以及流量明星电影所吸引,在审美和对影视艺术的评判上也容易被一些非艺术元素左右”这个问题,希望通过影视课程向学生推荐“合适的电影”,并让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电影”,依托影视手段实现对学生价值观、审美能力和视听识读能力的综合教育。姚锦燕对影视教育功能的系统理解,是保障其课程开发一直走在正确轨道上的重要前提。

    我在调研中发现,大部分学校开展的所谓“影视教育”缺乏作为一门课程应具有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明确的教学目标,往往流于形式,而姚锦燕独创的“光影播课”电影课程则将影视教育带上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在5年多的不断探索和完善过程中,姚锦燕的“光影播课”始终坚持将“影视”作为一门独立课程来开发,设计探索了从小学三年级六年级的系统性动画电影课程。从“迪士尼公主”系列到“宫崎骏梦幻”系列,姚锦燕的电影课程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成长特点,给予了循序渐进的内容安排和教学指引,依托系统的电影观摩为学生建构关于电影的完整认知,在电影课程中卓有成效地植入了“价值观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让学生在五光十色的光影世界里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学会了审美。学生还通过电影课程明白事理、涵养智慧、感悟人生,姚锦燕还在此基础上拓展学生写作、分享、设计、绘画等多方面综合能力。“小姚老师的光影播课”是一门真正意义上的“电影课”,让影视教育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有效手段。

    经过5年多的努力,“光影播课”已经积累了一整套完整的资源库、系统的教学案例集和可供推广的教学模式,姚锦燕用不懈的努力开拓出一套真正具有课程属性的影视教育模板。这一系列成果包含一整套校本教材和一个内容丰富的在线分享平台,在一定意义上解决了之前提到的“资料教材匮乏”和“交流平台缺失”两个核心问题。

    希望“小姚老师的光影播课”可以被更多人知晓并关注,从“个例”走向“案例”,让这颗用热情和执着孕育的电影教育种子撒向更广阔的天地。

    (作者系浙江师范大学教授,浙江省中小学影视戏剧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