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观察·沈雪春①集约化:课程基地的特征和效应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09-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课程基地是将较大规模的课程群集中起来进行现代化管理的教学场域,是课程建设的一种新样态,其基本特征是集约化。课程基地的集约化主要体现在课程体系、课程环境、课程平台、课程资源、课程师资和课程路径等方面。

    集约化的课程体系具有主题式、结构化、示范性等特征,是课程基地的灵魂。课程基地的课程设置不是校本课程的“装框式”汇总,而是主题式建构,即围绕一个具体的主题形成若干分类,每个分类设置若干门课程。比如,可以围绕语文、物理等学科构建主题,也可以围绕科创、武术等特色构建主题,主题式建构的目的是形成某一领域的课程集群效应,促进特长学生的“向性”发展。具有基地意义的课程设置不是课程的随意组合,而是结构化的统整。比如,创客课程可以将创作、创业、创造等模块统整起来形成横向展开型结构,数学项目化课程可以将数学科普、数学建模、智能STEM等模块整合起来形成纵向提升型结构。课程结构化的目的在于保证课程体系的合理性和完整性,满足学生的差异化发展需要。

    集约化的课程环境具有规模化、功能化、现代化等特征,是课程基地的标志。规模化是课程基地区别于一般校本课程场馆的显著标志,常常表现为具有一定数量并能够优化组合的主题式学习场域。课程基地能够形成具有鲜明特征的物态文化,表现为泛在式的文化布置和专题性的功能划分。比如,可以在科技类的课程基地建设体验室、实践室、探究室等功能室,形成层进式功能组合;也可以在创客类的课程基地建设创作区、创业区、创造区等功能区,形成铺陈式场馆结构。现代化常常通过人机互动平台和检测工具的智能化得以体现,比如数学科学馆、纳米技术教育馆、模拟航空飞行室、梦工场等都是具有时代性和先进性的课程场馆,可以成为课程领域的“头雁”,进而产生“雁阵”效应。

    集约化的课程平台具有多样性、互动性、智能性等特征,是课程基地的亮点。课程平台包括真实情境互动平台、模拟情境互动平台、虚拟现实互动平台、人工智能互动平台等:真实情境互动如空乘舱、发球器、无人机等,为学生提供真实体验;模拟情境互动如模拟驾驶舱、模拟射击系统等,为学生提供模拟游戏式体验;虚拟现实互动如VR虚拟、未来城市等,为学生提供沉浸式游戏体验;人工智能互动如机器人对话平台、机器人搭建平台等,为学生提供高级智能化体验。

    集约化的课程资源具有联合开发、多元显现等特征,是课程基地的成果。在课程基地建设中,课程资源不是一个组、一个年级、一所学校的开发产物,而是学校、社会联合开发的结果。一般而言,学校开发课程,高校助力衔接,社区提供外援,网络共享成果,课程资源形成校内、校外和网络的联合开发、批量产出效应。课程资源的多元化表现在课程本体、课程场馆和实践成果等方面——就课程本体而言,有读本、教学设计、学生作品等,体现课程建设的深度;就课程场馆而言,有主功能区、泛功能区、校外基地等,体现课程建设的宽度;就实践成果而言,有纸质类、实物类、网络类资源等,体现课程建设的高度。

    集约化的课程师资具有师徒式、协同式和互助式等特征,是课程基地的保障。课程基地可以通过名师引领、协同教研和互助教学等方式助力教师发展,“名师工作室和教研组织建在基地”是课程基地建设的一条重要原则,既能发挥名师工作室课程设计、研究、实施的“司令部”作用,又能让教师和教研组随时随地获得专业引领和指导,实现名师引领、资源获取、实操演练、临床诊断的“一条龙”服务。协同教研是集体备课的升级版,它遵循“项目认同—分工设计—设计者主讲—教研组协作和认同—无壁垒听课和观察—教研组反思和重构”的基本流程,形成“抱团作战”的集约态势。

    集约化的课程路径具有多样性、联动性等特征,是课程基地的关键。课程基地的活动路径一般由课程学习、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构成,三者形成一个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联动系统。课程学习是课程活动的主路径,一般由普及课程、拓展课程和提升课程构成,其规模和质量决定着一个课程基地的品质;社会实践是学生走向社会大舞台的通道,包括社会调查和研究性学习等,其中研究性学习是社会实践活动的高级形式,常常以课题式研究性学习和项目式研究性学习两种方式进行;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层面的非课程性文化活动,比如文化节、科技节、嘉年华等,其目的在于推动课程建设向纵深发展,同时更好地评估课程建设的阶段性成果。

    总之,集约化是课程基地的基本特征,也是课程基地的作用所在,为课程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效应。课程基地的集约化所蕴含的集中化、规模化、品质化和现代化发展态势,能够为学校内涵发展带来新的能量,进而创造学校特色重塑和品质提升的新机遇。

    (作者系江苏省苏州市吴江中学党委书记)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