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观点名人家书也是好教材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12-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在传统观念中,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恋爱、结婚、生子等话题都很少在正式场合被提及,似乎这是一种无师自通的本能。然而事实上,这又确实是需要培养的能力。基于此,我认为班主任很有必要给学生一些指导。苏霍姆林斯基的《给儿子的信》便是相当好的情感教育教材。

    《给儿子的信》是苏霍姆林斯基陆续写给儿子的。其中,“爱情是生活中的诗歌和太阳”这句话,指出了爱情的合理性,“没有友谊的爱情是浅薄的”“只有当感情和思想融合成人对人的道德责任感,爱情才会是高尚的”,这些忠告指出了美好爱情的前提条件,而“真正的爱情,要求终身承担巨大的、神圣的义务”与“人们一旦结婚,就不仅承担了法律和物质的责任,而且承担了精神责任”等论述,更难能可贵的是,这本书弥补了情感教育的空缺。

    我自己正是这些信的受益者。当年,在陌生的工作环境中,我也曾经历失恋的打击,幸运的是,市教育局推动教师读书工程,第一批书籍便有《育人三部曲》,就此遇见了苏霍姆林斯基。在阅读反思中,我不仅顺利走出了失恋的阴影,而且树立了与未来伴侣平等对待、相互扶持的家庭婚恋观。

    推而广之,类似的名人家书中不乏情感教育教材,例如《傅雷家书》《梁启超家书》等,他们对孩子的教导,不是简单说教,而是言传身教。而且书信形式,会因其私密性、平等性容易被叛逆期的孩子接受。作为班主任,值得一试。

    (作者单位系湖南省浏阳市沿溪镇沿溪完小)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