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红兵谈赋能中层③学校干部做事的技术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12-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工作就是做事,做事其实也有讲究,也有技术。

    首先,做什么事有价值,这涉及干部的判断力。要做学校整体发展的大事,如学校的课程改革;也要做“小事”,如学校的卫生环境;要做学生成长之事,做教师发展之事。相应的,什么事不做或者不能做,这也是价值判断。不做违纪违规之事,不做徒有外表之事,不做时间失序之事。

    其次,怎么做成一件事,这涉及干部的思考力。所谓做成事情,其过程应该是一个闭环,有开头,有过程,有结果。进而言之就是把事做好,做事过程最优化,事情结果效益最大化。进而言之就是把事做大,在做完整、做好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事情的影响力,让所做之事产生积极的意义、影响。

    做到这三步,其实不易。作为干部,事前应该三问:对象合适否?时机合适否?方案合适否?事后也要三问:事情做完了吗?问题是什么?怎么再改进?关键在于事中效率,所谓提高做事的效率,主要在于减少、消除矛盾。矛盾是多种多样的,有方向矛盾、主次矛盾、事事矛盾、前后矛盾等。

    所谓方向矛盾,即做事与目标相反,主要原因是部门只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没有考虑学校大的方向,虽然也曾结合学校规划制订部门计划,但一遇实际问题就陷入了局部的泥潭之中,忘记了学校总体的方向。

    所谓主次矛盾,即旁逸斜出,横向干扰。

    所谓事事矛盾,即事情之间相互干扰,事与事的打架。学校事情千头万绪,干部工作一不小心常常顾东丢西,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弹钢琴,十个指头,既要分工,也要合作,忙而不乱,和谐有致。

    所谓前后矛盾,就是我们常说的朝令夕改,昨天的自己与今天的自己打架。为了强调某项工作的重要性,反复强调,甚至与奖励挂钩,与考核挂钩。但没多久就发生了改变,允许拖延两天。结果前功尽弃,干部的权威性尽失,学校工作的秩序也随之全乱了。

    所谓里外矛盾,就是学校内部与学校外部的事情打架。有些干部整天在外,天马行空,几乎一半时间是在校外开会或参加培训等,很显然这是不务正业;还有的干部坐井观天,总以为自己做得好,自以为是,视野局促,这也是不对的。正确的做法是以内为主、以外为辅。

    上述矛盾,其实都是学校工作中常见的矛盾。这需要干部主干清晰,抓住主干,忙而不乱,同时建立“每日三省吾身”的良好习惯,每天反思,校正方向,校正思路,校正做法。

    高效能的管理干部有比较好的工作习惯。第一,积极主动。为自己的过去、现在及未来的行为负责;第二,以终为始。拟出愿景和目标,并据此坚定不移地塑造未来;第三,要事第一。轻重缓急要分清;第四,整体效益。破除二元对立,实现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第五,不断更新。站在四个基本生活层面(身体、精神、智力、社会/情感),不断更新自己。

    (作者系上海市金茂学校总校长、金茂教育研究院院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