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当课堂提问遭遇冷场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12-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在许多学校的课堂上,教师提问后总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而教师往往只希望得到正确的解答,很少进行引导与启发,对一些出乎意料的回答也是不屑一顾,而这种看似能够快速解决、直达目标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真的有帮助吗?

    我曾执教《阳光下的小卓玛》,为了更自然地引入教学,便带领学生一起复习回顾了西藏民歌《我的家在日喀则》,当问到“它是哪里的民歌”时,全班一片寂静,正准备说答案,平日非常调皮的小涛站起来挠挠头说:“我记得不太清楚了……”我有些生气地打断他:“那你起立干什么?请坐。”他一边坐一边犹豫地说:“好像是藏族。”我一愣,一时竟不知如何是好。

    课后我仔细回想,当提问遭遇冷场时,我们或进行讲解,或直接抛出正确答案,而学生呢?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又在课堂上扮演着统治者与权威者的角色,对小涛的刻板印象“调皮”致使我在潜意识里已经准备好了否定,因此会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打断学生”,使其失去主动权与话语权,造成了失衡的师生关系。

    如果把问题看作起点,当学生遇到阻碍时,教师可以用相关联的知识点进行启发与衔接,搭建问题与答案之间的桥梁。较于直接记忆,它更注重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性和系统性,凸显了主体地位;把单向输入变为双向交流,把死记硬背转化为灵活思考,不再因标准答案的禁锢而让丰富的感性认知变得单一且麻木,改善了学生思维的懒惰与学习状态的停滞不前。

    尤其是民族音乐作品,背后往往蕴含了丰富的地方文化与风土人情,而机械的记忆只会加重学习的负担。于是再次执教时我提示学生:“那里有青藏高原,还有酸奶节……”学生异口同声地说:“西藏!那里还有布达拉宫!献哈达!《我的家在日喀则》是西藏民歌!”由此可见,教师的点拨为问题解决提供了思考方向,学生经提示与自己已有的信息相互联动,既加深了印象,又能回顾之前的课堂所学。较于教师的“给予”,学生的主动“得到”更能激活课堂学习的热情,不仅实现了融会贯通、活学活用,还建构了更加完善的知识体系。

    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我们通常只关注答案,而忽略了不同答案折射出的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成长环境、进步与改变,只有先把学生当作一个个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而不是学习的工具和机器,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更好地倾听引导、平等交流,并根据学生回答的差异化、个性化给予多元评价,以鼓励肯定为主,改善建议为辅。这不仅是建立师生相互尊重关系的必要条件,也是创设活力、民主课堂的前提。

    回想起小涛一直努力回忆,我却局限于答案本身武断下结论,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与自信心。鉴于此,我们应从答案背后了解学生的思考。后期执教中我问学生:“《阳光下的小卓玛》第一段音乐情绪是怎样的?”听后小阳回答说:“感觉很低调。”我并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问他缘由,小阳说:“因为有一部分音乐很低沉。”小阳居然在关注局部的音区特点以及相应的情绪变化,于是我先肯定他“用心在感受音乐”,又提示了“低调”的正确使用语境,并追问到整体的音乐情绪。本来还有些腼腆的小阳坐下时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在师生平等的互动中激活思考、发散思维,从而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形成乐于分享、积极表达的意愿。

    无论是知识点之间的衔接,或是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都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的理解、运用和思考。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持续累积的过程,或许耐心问一问、静心等一等,我们能够沉淀更丰富的思索与感悟,让课堂绽放出更多的精彩与活力。

    (作者单位系上海市奉贤区齐贤学校)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