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明师:精神何以明亮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12-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有这样一个故事。

    退潮后的海边,一个小男孩正在捡一条条小鱼扔回大海。这些小鱼是海水退潮后搁浅在沙滩上的,在烈日之下,它们随时面临死亡。有游客问忙碌着的小男孩:“沙滩上有这么多小鱼,你捡得过来吗?再说又有谁会在乎呢?”

    小男孩一边往海里扔小鱼一边说:“这条小鱼在乎。”他又捡起一条小鱼说:“这条小鱼也在乎。”

    大地明师“精神明亮”的样子就像故事中小男孩捡鱼的样子。做精神明亮的人,这是一个具有召唤性的师者形象。作为“明日之师”,大地明师班的学生为上一节好课而来,为改造一间教室而来。他们不是教育问题的围观者,而是起而行之的建设者、微创新者。面对教育问题,他们会有一种行动自觉,以成长型思维做好当下的每件小事,“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当微小的改变的力量得以汇聚,小就是大,少就是多。

    这与大地明师班学生坚持日行“七个一”一样,日拱一卒,日进日新,坚持“一厘米之变”精神,坚持就会收获来自时间的馈赠。正如大地明师班导师、北京市丰台二中教师常作印在授课中所追问:“你的梦想能坚持10年吗?”如果能,那么一个人的改变、一个班级的改变之于整个教育的意义就不可低估。

    大地明师班的班训是“大地明师,明日之师,舍我其谁,教育报国”。这是由首届学生讨论共商的结果,尽管起初有学生也有疑问:“谈教育报国,对我们来说是否有点太高、太远?”但是,“志当存高远”这句话令学生释然了。正所谓“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

    大地明师班的始业课程就是一场职业启蒙和燃梦行动。作为课程设计者,我们一直创造机会让学生遇见更多深耕教育教学一线却活出精彩的优秀生命样本。大地明师班的导师不仅给学生教学和班级管理的“工具箱”,不仅引导他们为职业发展而学习,不仅传道、授业、解惑,还要进行点燃、激励、启蒙。大地明师班的学生会经历这样的课程之旅——共读10本好书,与经典相遇;访几所名校,在行走中感悟好教育的样子;做一次公益,在爱他人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大地明师班不是教学技能速成班,也不能让学生沦为狭隘的实用主义者,而是引导学生心怀“国之大者”,成为用大智慧、大境界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

    新一届大地明师班学生在开班典礼上发布了给华为总裁任正非的一封公开信。这是对任正非先生关切教育、为教育鼓与呼的主动回应。我相信,比一封信的回应更重要的是,当他们踏上三尺讲台遇到“出格”的学生时,不是抱怨、回避,而是纵然学生虐“我”千百遍,“我”依然能报之以爱。有一天当这些“明日之师”有了自己的孩子,他们同样能换位思考——假如是我的孩子,假如我是孩子。也正如“班诗”里所说,“你教室里的每个孩子都是某些人的整个世界,正如你的整个世界也坐在某个教室里”。

    精神明亮的人,敢于回应任正非呼吁的这些“大问题”,他们以陶行知为师,以仰望星空的姿态守住一间教室,围绕美好事物与学生一起相互编织,彼此支撑。大地明师班学生致信任正非之举注定成为他们成长中的一个关键事件。

    精神明亮的人,是愿意在海边捡小鱼、帮助小鱼回归大海的小男孩。如果你对自己的教学不满意就去改变它;如果你对理想的教学心向往之就去实践它。他们有儿童立场,在儿童面前把自己看小,在教育问题面前把自己看大。他们总能给学生以故事、机会与欣赏,总能成为影响学生的重要他人。

    精神明亮的人,每天从有仪式感地“按时看日出”开始。作家王开岭在《精神明亮的人》一文中说,黑夜意味着“偃息”和“孕育”,而日出则象征着一种“诞生”,一种“升矗”和“伊始”,乃富有动感、汁液和青春的一个词。它意味着你的生命画册里又添置了新的页码,你的体能电池又充满了新的热力。

    这终将是储存美好的过程,你的精神有多明亮,你周遭的世界就会有多明亮。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