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课的味道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5-11-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前段时间,我与30余名历史教师一起观摩了一节内容为“鸦片战争”的历史课,这节课让我们对“一节好的历史课”有了更多认识。

  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播放了2013年12月英国首相卡梅伦的访华视频。

  师:卡梅伦来中国做什么?

  生:做生意。

  师:中国是怎样的态度?

  生:开放的态度。

  生:大国的风范。

  教师继续向学生播放影片片段,内容是英国使者马戛尔尼给乾隆皇帝送礼。

  师:穿越时空,几百年前马戛尔尼带着丰厚的礼品来到中国做什么?

  生:做生意。

  师:清政府如何对待这件事?以前的中国和当今的中国有何不同?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开始今天的学习。

  课堂学习的第一个重点对话是“鸦片泛滥的危害”——

  师:鸦片的流入给中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请阅读教材“资料回放”部分,看看林则徐上书指出的危害有哪些?

  生:“使数十年以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师:大家看这张图片,你们能从图片中看到什么信息?

  生:中国人在抽大烟。

  师:大家替道光皇帝算一算,一个吸食鸦片的人每天消耗1钱银子,一个月消耗多少银子?一年呢?中国当时有4亿人口,若其中有百分之一的人吸食鸦片,一年又是多少银子?

  生:超过了一亿两!

  师:清政府当时的年收入也只有两三千万两。

  生:吸食鸦片居然会耗费这么多银子,鸦片的危害太大了!

  课堂学习的另一个重点是讨论“是否重修圆明园”——

  师:有人主张重修圆明园,你赞成吗?请说明理由。

  生1:不赞成,重修圆明园是劳民伤财。

  生2:不赞成,圆明园是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见证,每一个中国人都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生3:我赞成重修圆明园。重修才能重现圆明园的昔日辉煌,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强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迅速发展,有朝一日中国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师:重修圆明园展示中国强大的想法很好,但“世界霸主”的表述不符合中国发展之路,中国发展之路的特点是和平发展、和平崛起,强大了也不会称霸。

  这节课结束后,观摩教师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

  “好的历史课要关注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这节课教师引导学生使用了比较的方法、寻找史料的方法、制作图表的方法等,非常直观、非常深刻。好的历史课还要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这节课的教学延伸拓展很精彩,可以引发学生深度思考,让他们的思维不局限于课本中,更能向现实延伸。”

  “好的历史课要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这节课的导入很新颖,卡梅伦访华的视频巧妙地将学生引入中英关系之中,让学生在比较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

  “好的历史课要在问题设计上下功夫。这节课中讨论的问题‘是否重修圆明园’具有开放性,学生可以支持也可以反对,并为自己的观点寻找论据,激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针对课堂生成,教师及时点拨,指出“中国是和平崛起,不称霸”,纠正了学生的认识误区。

  通过观摩课堂教学,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我也有一些心得——

  切实的教学设计是好课的前提。“教学设计=意识+技术”,历史学科的意识包括历史意识、公民意识、批判意识等,技术则是与意识相关的实施策略。这节课上,教师用一条看得见的知识主线,通过问题导引,步步深入地激发了学生看不见的感情主线。教学立意高远、史料运用恰当,可谓一节好的历史课。

  灵活的教学技巧是好课的核心。教师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探究思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解决问题。教师在互动讨论的过程中,自然地填充历史细节,真实、生动。比如,在分析鸦片带来的危害时,教师通过数据与问题的配合制造了一个悬念,让学生计算后大感意外,自然地引发了学生的思考。中国战败的原因分析、圆明园是否重建的讨论等,教师更侧重学法指导,让学生阅读教材、辨析史料、比较甄别、准确表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教学顺着“山雨欲来寻背景——血雨腥风看过程——痛定思痛找败因”的线索,围绕“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重要转折点”的核心,凸显历史教学的现实意义。

  及时的教学反思是好课的延伸。教师在教学反思中写道:“将课堂还给学生,学生自由讨论、争相发言,尽管有些观点尚不成熟或有失偏颇,但当学生学会用历史的方法来认识和理解历史及现实问题时,历史课堂的现实意义也就充分体现出来了。”研讨评议是集体反思的过程,是分享好课的过程,是每一个参与者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的过程,是激活参与者教学新思维的过程,更是提高参与者教学能力、促进其专业成长的过程。

  课堂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阵地,好课是教师理想课堂的追求。从“一节好的历史课”到“每节好的历史课”,每个教师都应该不断探索。

  (作者单位系甘肃省永登县第一中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