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长岭:大学区制为小规模学校带来福音 2015年12月9日 第595期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5-12-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今年6月,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推出,注定将成为影响中国农村教育发展进程的标志性事件。

  问题是,如何形成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让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尽快落地,不要让望眼欲穿的乡村教师等待太久。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吉林省长岭县抓住改革契机,开展了“构建区域协作的教师继续教育新体制”试点项目,通过构建大学区,让过去那些生源少、师资短缺、没有教研氛围和培训机会少的小规模学校看到了发展的希望,成为给乡村教师提供有力支持的区域教育改革典范。

  本报记者深入长岭采访,欣喜地看到,在这个农业县,大学区建设实施以来,校际之间那堵看不见的围墙被打破了。在大学区内,教师流动变得流畅、高效,教师之间的合作变得容易了。以大学区为单位,各校之间共学、共研、共享、共赢、共进,教师们的视野开阔了,学校的发展能力增强了,一种全新的教研文化正在形成。

  农村小规模学校如何发展,也是当前一个备受关注的教育难题。吉林长岭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参照路径。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