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教师全球素养,他们这样做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12-07 / 加入收藏 / 1714 阅读 [打印]
鐡掑懎绔舵笟鍨焺鎼存ぞ绗呴崡鏇氱喘閹拷 濮e繐銇夋0鍡楀絿閸掝偊鏁婃潻鍥风礉閸楁洖宕熸导妯诲劕娴滎偂绗夐崑锟�

    总体来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和社会结构日益多元化,德国对教师的要求已经从最初的促进学生发展与学校发展扩展到推动社会发展与全民教育,要求教师更具包容性,具备全球素养,能够成为学校与社会连接的桥梁。

    启 示

    培养教师全球素养要凸显中国特色

    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发展也需要中国。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培养具有全球素养的教师人才是目前亟待研究的问题。通过对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教师全球素养培育政策及举措的梳理和分析,我们有以下启发。

    一是建立教师职前职中全球素养培训体系。教师全球素养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因此需要在教师职前和职中进行全球素养培训。对于“准教师”来说,参与包含全球素养理念的课程是培养全球素养最为有效的方法,各师范院校或综合高校应主动开设与全球胜任力及跨文化训练相关的课程,为即将成为教师的学生提供全球化视角。进行在职培训时,教师可以通过参加研讨会、交流会、讲座与其他国家的专家、教师进行交流,在沟通和借鉴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全球素养。

    二是鼓励多元主体参与教师全球素养培养。教师全球素养的提升需要多元主体的共同努力。政府可以在宏观政策理念及教育行政法规方面对教师全球素养提出要求,从上至下实现教师全球素养的发展。各师范院校作为培育教师的重镇,应将全球素养教育落到实处,为学生提供有助于提升全球素养的课程和渠道。相关教育机构也可以利用各自资源,积极组织各类活动,吸引教师参加,以多样化形式培养教师全球素养。

    三是教师全球素养培养要凸显中国特色。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固然重要,但我们应该始终立足本土,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在培养教师全球素养的过程中,凸显出中国特色,应该始终遵循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从全球共同利益出发,开展学习合作,通过主体间平等对话的方式构筑新型教师全球素养培养模式。

    (作者单位系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瓒呭競渚垮埄搴椾笅鍗曚紭鎯� 姣忓ぉ棰嗗彇鍒敊杩囷紝鍗曞崟浼樻儬浜笉鍋�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