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让经典诵读落地生根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12-0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腹有诗书气自华”,经典诵读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人文涵养途径,已经愈发被各地教育部门重视,许多学校都能利用晨读、课前5分钟、大课间等时间,组织学生学经典、写经典、用经典、讲经典、演经典。然而,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过程中,一些做法仍然值得商榷。

    内容不够适切。有些学校倡导让中小学生全文背诵《论语》《孟子》等经典,初衷固然是好的,但是这种超前学习难度过高,既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也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

    领读不够规范。有些教师在领读中重音过多,还有平舌音、卷舌音不分等现象;有的教师对诵读内容的理解不够到位,断句和停顿都存在不少瑕疵。这些现象导致学生无法正确诵读、理解经典的内容。

    形式不够丰富。一些学校的诵读活动流于形式,许多学生对于诵读内容的写作背景和作者情况还没有搞清楚,就开始了“滥竽充数”式诵读,缺少“披文入情、因情悟文、由文明理”的环节。有时教师范读一遍就让学生齐读,领读两遍就让学生试背,流程和形式都比较单调,甚至违背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直接伤害了学生诵读经典的积极性。

    策略不够优化。一些学校对待经典诵读的策略过于简单,就是整整齐齐地集中到某个场地去读——有的学校甚至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的学生共读同样的内容,虽然声势很大,但是脱离了实际情况,表演的成分太重。如果学校对经典诵读活动没有进行全盘考虑,前无方案、中无成效、后无拓展,那么就会缺乏必要的落实机制和策略,导致经典诵读活动无法深入推进。

    鉴于以上问题,在此提出一些建议:

    制订方案,精选内容。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各自的经典诵读方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确定经典诵读必学篇目。大课间齐诵时,内容可以按年级分类确定,切不可为追求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吃“大锅饭”,导致有人吃“剩菜剩饭”觉得“食之无味”,有人吃“大鱼大肉”造成“消化不良”。

    探索模式,落实目标。学校需要不断探索、反思经典诵读工作,规范集体诵读流程,追求经典诵读的实效性。教师可以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将示范读、跟播读、领教读、自由读、角色读、比赛读等方式穿插其间,形成不同学段学生的诵读模式和诵读特色,帮助学生达到“知意、会背、能写、活用”的目标。

    重视书写,突出展示。学校可以将诵读内容与黑板报、手抄报、书法比赛、班级文化评比、德育主题月活动等结合,突出“研学练”统一、“展育评”结合的特点。学校还要尝试建立教师与学生一起学经典、写经典、展经典的机制,让师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共同成长。

    演绎经典,深化内涵。经典诵读可以与校园读书节、校园诗词大会、汉字文化节等活动相结合,或者以小品、相声、歌舞、三句半、情景剧等多种手法表现,不拘一格地引导学生诠释经典、演绎经典,从而丰富经典诵读的形式,深化经典诵读的内涵。

    经典诵读活动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学校应该让经典诵读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均衡化,让经典诵读在校园的各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作者单位系湖北省郧西县教学研究室)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